福建省20xx-20xx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联考历史试卷内容摘要:
错误的是( ) A、“文革”中,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 B、“文革”期间,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C、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中共中央果断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深得民心 D、“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团 2下列内容中,可以证明“ 1966— 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的是 ( ) ①掀起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的狂潮 ②迫害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 ③消灭地主阶级 ④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 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A、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2票据时历史的浓缩与见证。 右图中的票据见证了( ) A、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大跃进”开展的盛况 D、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了许多英模人物。 下列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 2奔赴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 ) A、 彭德怀 B、朱德 C、叶挺 D、刘伯承 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 1951年。 其解放方式是( ) A、和平解放 B、武力攻克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二、辨析说理题( 6分) 3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 右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原因是“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上述说法 正确吗。 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第 32题共 14分,第 33题共 12 分,共 26分) 3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 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 材料二 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 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逐渐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材料三 右图 (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 ( 3分) ( 2)材料一中,农民积极性高涨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 2 分)它反应了我国农村发生了一次生产关系的调整,这次调整后,使得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分) ( 3) 材料二得益于什么的完成。 ( 2分) ( 4)材料三 你相信图一中的粮 食产量是真的 吗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 3分 ) 综合三则材料,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 2分) 3材料一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 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 毛泽东在 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 1)材料一中会议的 名称是什么。 ( 2 分)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福建省20xx-20xx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联考历史试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