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秦安一中20xx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快班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球对木板的正压力增加 D. 小球对墙壁的正压力不可能超过小球重力的大小 1作用于 O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 O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示。 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 )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1如图 K10- 1所示,在 两块相同的竖直木块之间,有质量均为 m的 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 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 2块砖对 第 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 0 B. mg C. D. 1如图所示,水平横梁的一端 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 C 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 m= 10 kg的重物,∠ CBA= 30176。 ,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 (g取 10 N/kg)( ) A. 50 N B. 50 N C. 100 N D. 100 N 二、填空题( 本题 共 16分,每空 2分,作出图像 2分) 1( 6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 A、 B、 C、 D、 E、 F、 G等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 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 T=。 经过测量得:d1=, d2=, d3=, d4=, d5=, d6=。 ( 1)计算 =_____________ ; ( 2)物体的加速度 =____________ ; (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 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 10分)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 A: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 a)所示. 方案 B: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 b)所示. 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 均为 . (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理由是。甘肃省秦安一中20xx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快班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
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 D.抗美援朝战争 15. 右图是“ 1925~ 1945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 出现 1929~ 1933年的失业率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济政策 D.《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 16. 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该战争重要的转折性战役是( ) A.诺曼底登陆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中途岛海战 D.阿拉曼战役 17.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
态,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各个接触面都是粗糙的 B. A与 B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 C. C与水平面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 D. B与 C、 C与水平面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 有一个物体开始时静止在 O点,先使它向东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 5秒钟,使它的加速度方向立即改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再经过 5秒钟,又使它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时 20秒
错误的是( ) A、“文革”中,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 B、“文革”期间,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C、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中共中央果断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深得民心 D、“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团 2下列内容中,可以证明“ 1966— 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的是 ( ) ①掀起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的狂潮
1665 D. 1665 11. 设 (1 , 2 ) , (1 , 1 ) ,a b a a b 且 与的夹角为锐角,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A. 5( , 0) (0, )3 B. 5( , )3 C. 5[ , 0) (0, )3 D. 5( ,0)3 12 .定义一种运算 ,a a babb a b,令
2、拇指指甲横掐易掐进的为宜。 笋径 2米的笋长为 30米,笋径 4米的笋长为 40米,如果过长,则笋肉偏老、质差,不可选用。 一、蒸制冷藏保鲜法。 购回的苦竹笋应尽快剥壳加工,用快刀削去一面笋壳,注意不要削伤笋肉,再用手轻轻剥去全部笋壳,并用尖刀修去笋尖的嫩壳,将笋肉洗净待用。 蒸锅内的水烧开后,将笋条放入蒸格内蒸制 15钟即可蒸熟,取出冷却,在笋肉表面撒少许食盐,再用木板加压 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