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南县20xx届九年级物理竞赛考试试题内容摘要:
,请你指出一点:。 12. 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 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 .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 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 如图所示. ( 1)测得焦距小于 10cm的是图乙,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____________。 (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图。 (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A ( 1) 5 50 t/s F/N ( 2) A 镜 片 ,可 随着 眼球 运动 ,其 中心 厚度 只有 , 则此 镜片 的边 缘厚 度(选填 “ 小于 ” 、 “ 等于 ” 或 “ 大于 ” )。 13.在 2020年衡阳中考“ 1分钟跳绳”测试中,体重为 500N的小明同学跳了 160次,每次跳起高度约为 6cm, 则小明 1分钟内平均做功功率约为 _ _ __W;同班的小强同学跳了 120次,同学小丽认为:测试中,成绩好的小明做功一定多,她的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14. 彤彤过生日时,妈妈送给她一个内有 “ 生日快乐 ” 字样的小水晶球.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她找来量筒、小玻璃杯和水,用如图所示的步骤测量出小水晶球的密度.由图可知: 水晶球的体积是 ___________ cm3, 水晶球的质量是 _____________ g, 水晶球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__ g/cm3。 15.右 图是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圆柱体 M 的示意图,滑轮组固定在钢架上,滑轮组中的两个滑轮质量相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900N,连接圆柱体 M 与动滑轮挂钩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 力为3000N。 圆柱体 M 高为 3m,底面积为 ,密度为 10 3kg/ m3。 在绳端拉力 F 作用下,圆柱体 M 从其下表面距水面 15m 处匀速上升到其上表面与水面相平的过程中用了 3min,在这个过程中,拉力 F的功率为 160W,则拉力 F的大小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为 (不计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 16.如图甲,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湖南省衡南县20xx届九年级物理竞赛考试试题
相关推荐
4.( 2020•荆州 )如图, △ ABC 中, A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边 AB于 D点,交边 AC于 E点,若 △ABC 与 △EBC 的周长分别是 40cm, 24cm,则 AB= cm. 15.( 2020•西 宁 )如图, Rt△ABC 中, ∠B=90176。 , AB=4, BC=3, AC的垂直平分线 DE分别交 AB, AC于 D, E两点,则 CD的长为 .
国的民族关系. 【分析 】 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依据基础知识,辨析题肢选项,做出正确选择. 【解答】 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结成了平等互助、团结协作、共同繁荣的关系, A 符合题意;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B 表述不准确且不符合题意;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不是民族关系, C 排除;和平共处、互不干涉是我国的外交政策,D
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 B。 10. 试题分析:“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课解释为: “ 用 ” 、 “ 拿 ” , A:因为; B:认为C:用,拿; D:认为。 故选 C。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 B。 11.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 B。 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请用原文回答”,联系上文即可。
B. 4种 C. 6种 D. 8种 16.以 CH3CH2CH2Cl 为原料 制取 ,最简便的流程需要下列反应的顺序是 a:氧化 b:还原 c:取代 d:加成 e:消去 f:中和 g:加聚 h:酯化 A. b d f g h B. e a d c h C. b a e c h D. e d c a h 第 II卷 非 选择题( 共 52分) 二、本题包括 5小题,共 52 分 17.(
2、 分钟。 种姜一般经催芽后再播种,催芽可提早出苗,苗齐,以后叶数较多,植株健壮,产量高。 1 月上旬种姜进行人窖催芽,1 月下旬定芽,要求发芽整齐、净白、粗壮。 催芽期间温度一般掌握在 2528,大约 25 天左右,姜芽长约 510可移栽定植。 4 整地与定植在种植前 1015 天,深翻耕地,做高畦,畦高 宽 1证畦面干燥,沟底水流畅通。 并密闭棚膜,以利提高土温和促进土壤熟化。
同样的速度在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 2 s,它们运动的 v- t 图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 ) A. t= 2 s时,两球高度相差为 40 m B. t= 4 s时,两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不相等 三、实验题(共 2小题,第 16题 4分,第 17题 8分,共 12 分)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