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xx年高考信息题二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对野生动物制品的渴望驱使被称为“国际经济先驱”的商人和资本家们深入内陆,开拓边疆,对毛皮的追逐成为欧洲人在北美大陆四处扩张的内在驱动力之一。 为了组织大规模的毛皮贸易,殖民者建立了多家毛皮公司,而当地的狩猎者也被纳入殖民者的毛皮贸易网络之中。 近代世界经济中的这项贸易具有典型的掠夺性,商人和捕猎者们在一个地方尽量捕猎,直到在 经济上无利可图为止,然后 换一个地方。 当 19 世纪的狩猎者开始使用对动物更有杀伤力的武器装备以后,狩猎和毛皮贸易对野生动物的掠夺性就充分地暴露出来了,猎人和商人们所考虑的是“最大数量的眼前收获,根本不去考虑怎样保存资源”。 商业性的狩猎很快使相关的动物处于灭绝或濒危境地。 —— 摘编自俞金尧《资本主义与近代以来的全球生态环境》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生态观的贡献与局限。 ( 9 分 )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全球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原 因。 ( 12 分 ) (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 ( 4 分 ) 41. ( 12 分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 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然而越是集权,就越是糟糕。 帝国历史的后半段,完全不能和前半段相比。 宋是丧权辱国,元是天怒人怨,明是萎靡不振,清是死气沉沉。 所谓“康雍乾盛世”,不过帝国制度彻底毁灭前的回光返照,论气度,论胸襟,论精神,均不能与“汉唐气象”相提并论。 因此这又是一个由 强到弱、由盛到衰的过程。 以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为标志,是“积强”。 强到不能再强,崩溃。 以澶渊之盟和辛丑条约为标志,是“积弱”。 弱到不能再弱,瓦解。 总之,帝国制度越是完善,越是成熟,越是精细齐备,就越是走向死亡。 —— 摘编自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中 关于 帝国制度的观点。 (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 请考生在 4 4 4 48 题四道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 ( 15 分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冬,清政府派罗振玉赴日本考察学务。 罗振玉在日本参观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级各类学校,搜集了有关日本学校教育制度的各种章程和统计数字。 清末还出现了不少翻译日本学制的刊物和书籍。 1901 年在上海诞生的《教育世界》,是我国近代刊行最早的专业教育杂志,其内容主要是翻译介绍外国教育制度、教育理论和报道国内有关教育改革、新学制的建立等。 由于大量日本学制资料在中国涌现,逐渐在教育界形成了一种效法日本、改革教育、建立新学制的社会舆论。 早在 1898 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就向清廷建议: “请远法德国、近采日 本,以定学制,乞下明诏,遍令省府县乡兴学,乡立小学,令民七岁以上皆入学,县立中学,其省府能立专门高等大学,各量其力,皆立图书仪器馆。 ” 到了 1902 年,以模仿日本为主的新学制系统逐渐形成。 1903 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其中的 “癸卯学制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施行的全国统一的学制。 “癸卯学制 ”在立学宗旨中规定: “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 —— 摘编自郭三娟《述评清末民初新学制对日本学制的模仿》 (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 分析 清末学制模仿日本学制的原因。 ( 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