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20xx届高三历史考前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前 594年,所有各派别一致同意任命梭伦为首席执政官,执掌政权,施行改 革。 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 他将债务人失去的土地所有权归 还债务人,让因负债而变成奴隶的所有 平 民都重新获得自由,并永远禁止债务奴隶制。 在政 治领域,第一次准许没有财产的平民参加公民大会,不过,公民大会拥有的权力仍旧很有限。 另外,还规定富裕商人可担任执政官;还设立新的、更受欢迎的陪审法庭来代替贵族最高法 院的一部分权力。 ——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梭伦改革 的 举措 以及 主要特点。 (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存在的主要弊端并说明其根源。 ( 9分) 46.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9年 2月 11日,由伊藤博文起草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实施。 《帝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并拥有统帅军队以及对外宣战等一切大权。 《帝国宪法》使得日本在政治上实行的是表面上的多党制,实际上的天皇制„„《宪法》颁布之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极端西化的做法被慢慢遏制。 于是„„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的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大流派。 材料二 1947年 5月开始实施的新宪法 (《和平宪法》 )规定:日 本的主权属于国民,天皇只作为日本国的象征存在;日本永久放弃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 以上材料均摘自《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说明《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主要特点。 (6 分 )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和平宪法》的进步意义。 (9分 ) 47.( 15分)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 1月 3日 ,日本侵占锦州,进逼中国关内。 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照会中国和日本政府,对日本强占中国东北的局面和足以损害美在华权益,违反 “ 门户开放 ” 及中日间的任何协定、条约,美国均不予承认。 但在次日,美国国务院又表示美无意干涉 “ 日本在满洲的合法条约权利 ”。 此即史汀生主义。 材料二: 19 41年 11月 26日,赫尔还交给日方一份《美日协定基本纲要》草案,其中包括 4点口头声明和 10点备忘录,这就是所谓的 “ 赫尔备忘录 ”。 其要点是:为了签订新的贸易协定和解冻资产,特提出以下交换条件:日美两国同意遵守美国历来主张的各项原则,两 国倡议一切与远东有关的国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日、美、莫、中、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日本从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撤出一切陆海空军和警察力量;日本撤销对汪精卫政府和“ 伪满洲国 ” 的承认;日本放弃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在日本接受上述条件后,日本的资产将被解冻,互相实行最惠国待遇,签订贸易协定,稳定美元与日元的兑换率。 (1)根据材料 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汀生主义提 出 的原因和实质。 ( 8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 “ 赫尔备忘录 ” 表明美国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简述其产生的后果。 ( 7分) 48. 【 中外历史 人物评说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复认为中西文化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一;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 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因此,中国传统的旧学是“无用”和“无实”的。 为了宣传西方文化,严复撰写了《论世变之亟》、《原强》等文章,创办了《国闻报》等报刊,翻译了大量经典著作《天演论》、《原富》、《法意》等等。 —— 摘编自好搜百科等 材料二: 尽管他对专制政治的抨击所显示出来的激烈与深刻性,但„„他也并没有认为,应立即在中国取消君主政治„„一些国外的权威学者把严复称之为“中国自由主义者”可以说是极大的误解„„严复明确指出,中国实现富强,首先需要的不是自由主义,而是开明的权威政治。 他反复强调,中国需要的并不是华盛顿、卢梭,而是政治强人„„ —— 摘自萧功秦:《严复:一个被长期“误读”的思想家》 (1)根据材料一,谈谈严复的主要观点,并简述严复为改变中国现状所作的努力。 (7分 ) (2)材料二对严复的看法与一般史学观点存在着差异,请简 要分析其原因。 (8 分 ) 【 答案与解析 】 24. 【解析】根据材料“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可知该制度为选拔人才的制度即科举制,故 A项 错误 ; 科举制将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故 B项 正确 ; 等级森严是分封制最突出的特点, 故 C项 错误 ; 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 ,故 D项 错误。 【答案】 C 25. 【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数据可,北方和南方郡数,由西汉时期的 74:29到西晋时期的86:76,说明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故 D项 正确 ; 材料中的西汉、西晋的都城还在北方,可见政治中心并未南移, 故 A项 错误 ; 淮河北、南的郡数与西汉和西晋时期我国疆域的大小无关 ,故 C项 错误 ; 经济重心实现南移是在南宋时期,与材料给出的时间不符 ,故 B项 错误。 【答案】 A 26.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北洋政府倡导尊孔复古,故 A项错误;“这一角色在当时没有人敢演”,反映出传统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