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内容摘要:
H+、 Na+、 Fe2+、 MnO4 C. K+、 Ca2+、 Cl、 NO3 D. K+、 NH4+、 OH、 SO42 13.某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 NO O2和该金属的氧化物。 已知 NO2和 O2的分子个数比为 4:1,则在分解过程中该金属的化合价将 ( )。 A. 无法确定 B. 升高 C. 不变 D. 降低 14. 在热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解了 FeSO4,当加入 50mL L- 1KNO3溶液后,使其 中的 Fe2+全部转化成 Fe3+, KNO3溶液也完全反应,并有 NxOy气体逸出,则该 NxOy是( ) A. N2O B. NO C. N2O3 D. NO2 15. 已知 Q与 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9:22,在反应 X+2Y=2Q+R中,当 X与 Y完全反应后,生成 R,则参与反应的 Y和生成物 Q的质量之比为( ) A. 46 : 9 B. 32 : 9 C. 23 : 9 D. 16 : 9 16. 向 L1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 ) A. Na+、 CO23 B. Na+、 HCO3 C. HCO3 CO23 D. Na+、 OH 第Ⅱ卷 (52分 ) 17.( 6分) (1)相同物质的量的 O2和 O3的质量比 ________,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__,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________。 (2)在 200 mL 2 molL - 1Mg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______。 此溶液中 Mg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 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 18. ( 10分) 有 A、 B、 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 色溶液 :K2CO BaCl Na2SO4。 将它们分别与 H2SO4作用 ,A产生白色沉淀 ,B产生无色气体 ,C中无明显现象。 则 A的名称 是 ______, B的名称 是 ______, C的化学式为 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19.。湖北省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
相关推荐
C.物种乙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物种丙的数量会增加 D.物种甲在不同水深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受食物的影响 17.埃博拉病患者体内免疫系统清除埃搏拉病毒的过程中,不一定参与的细胞是 T细胞 18.下 图表示物 种 A与物种 B的关系,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 可在物种 A和物种 B之间相互 传递 B. A物种含有的能量比 B物种多 C. 物种 A与 物种 B之间 是捕食关系 D. 物质在物种
( 20分) (一)阅读《白杨礼赞》 选段 ,回答 1316 的问题( 10分) 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 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2、量少,在茶叶上的残留毒性低,施药后 7 天的残留量远远低于国际上限定的残留量标准。 3、15爱诺维灵华北制药集团生产的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虫剂,具有强烈触杀、胃毒和一定的薰蒸作用,能有效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小绿叶蝉、茶蚜虫、茶黑刺粉虱和茶螨类害虫。 4、黑斑宁山东海宇生化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杀菌剂,对人畜毒性低,对茶叶品质无不良影响。 用黑斑宁乳油 1000 倍液可有效地防治茶叶枯病
的距离都相等的直线方程为 3 4 5 0xy ,联立方程组3 4 5 04xyyx ,解得 31xy .双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 2 ,所以,半径为 1,从而圆 M 的方程为 223 1 1xy . 8. D 因为 212m m ma a a,所以12 1 2m maa ,即 1=2ma .
2、三台剪下(包括心叶在内共 3 台),去掉下部一个叶柄,放入万分之一的生根液中,直到所有的茎尖剪完为止,然后再剪下部节间,方法同上,至少每段留有 23 个叶片,去掉下部一个叶片,不能少于 2 个叶片。 小苗的浸泡时间:从剪苗到最后一株小苗止,浸泡时间不能少于 20 分钟,方可开始扦插,否则影响生根整齐度。 插苗深度:试管苗的扦插深度以 浅不能低于 米。 扦插密度:以 米(株、行距)为佳
( ) 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B.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C.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 D.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 【考点】 向心力. 【专题】 匀速圆周运动专题. 【分析】 火车在弯道处拐弯时火车的重力和轨道对火车的支持力的合力做为转弯需要的向心力,当合力恰好等于需要的向心力时,火车对内外轨道都没有力的作用,速度增加,就要对外轨挤压,速度减小就要对内轨挤压. 【解答】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