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挤打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 分) ( 1)吾大臣,不可野 死,当与城俱。 ”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 5 分) ( 2)曰: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弟澄其源,何忧不简邪。 (选自《高中文言文助读》)(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8— 9 题 明君 ① 词 [南朝 •陈 ]陈昭 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 汉地随行尽,胡关逐望新。 交河 ② 拥塞 ③ 雾,陇日暗沙尘。 唯有孤明月,犹能远送人。 【注】 ① 明君:即王昭君,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 ② 交河:古城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陇:即甘肃六盘山南段。 交河、陇均泛指塞外边城荒僻遥远之地。 ③ 塞:边塞。 ( 8)简 要说明这首诗的线索。 ( 9)第五六句中最精妙传神的分别是哪两个字。 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6 分) ( 1)《三峡》中 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三峡水流之急之疾的语句是: ,。 ( 2) 《 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湖光山色的语句是 : ,。 ( 3)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 , ”这句话 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 题。 ( 25 分) 铁血柔情林觉民 萧 萧 林觉民字意洞,号天外生。 从小便被父亲过继给了他的叔父林孝颖。 叔父对林觉民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在仕途上达到自己无法企及的人生高度,为林家光宗耀祖。 林觉民 13 岁那年,望子成龙的林孝颖把他送去参加科举童子试,厌恶科举的叛逆少年林觉民进了考场,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字后便转身大步离开了。 男儿有志不在年高。 青涩年纪的林觉民早早就立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志向,大量阅读进步书刊,还给自己取了“抖飞”、“天外生”的号,从字义上可以看出,林觉民渴望做展翅高飞、打拼出一方天地的热血男儿。 林孝颖看着爱子从懵懂少年成长为进步青年,不免喜忧参半,甚至可以说忧大于喜。 他担心儿子在这条路上走得太决绝,更担心有朝一日白发人送黑发人……当这样的担心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作出了一个决定—— 让林觉民娶妻成家。 1905 年, 18 岁的林觉民迎娶了比他小一岁的陈意映。 陈意映出身名门,不仅知书达理,还通晓文墨。 林觉民与陈意映可谓“一见钟情, 爱由心生”,当时,他们的家非常清贫,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和两把椅子。 但是陈意映并不在意,有林觉民这样英俊潇洒、才志冲天的男子做夫君,她心满意足。 1907 年,林觉民与陈意映婚后仅两年,甜蜜的日子刚开个头,但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他毅然前往日本自费留学去了。 林觉民到日本后不久,就加入了同盟会。 林觉民对远离陈意映一直心怀歉意。 留学日本后,他曾写有一篇记录两人缱绻情感生活的文章《原爱》,文中写道:“吾妻性癖好尚,与君绝同,天真浪漫真女子也。 ”从中可以看到林觉民对妻子的怜爱之情。 1911 年春天,当林觉民以学校正在放樱花 假为名,风尘仆仆从日本归来时,陈意映 又惊又喜。 关于丈夫此行的目的,陈意映是后来才知道的 —— 当时黄兴在香港筹划广州起义,对林觉民委以重任。 那些日子,林觉民异常忙碌,根本不能如陈意映所期望的那样朝夕相对。 陈意映虽有不悦,可是并无怨言。 对她来说,有理想有追求的林觉民才是她最爱的丈夫。 革命起义需要武器弹药,没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