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度相同 B.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C.重力做功相同 D.落地时重力的即时功率相同 【考点】 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功的计算. 【分析】 小球沿着不同的方向抛出,都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可得到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根据瞬时功率表达式 P=Fvcosθ判断瞬时功率的大小. 【解答】 解: A、小球沿不同方向抛出,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由于初速度大小相等,则落地的速度大 小相等,但是方向不同,故 A错误. B、根据 W=mgh 知,首末位置的高度差相同,则重力做功相同,竖直下抛运动的时间最短,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大,竖直上抛运动的时间最长,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小,故 B 错误, C 正确. D、落地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根据 P=mgvy 知,水平抛出时落地的即时功率与竖直上抛运动和下抛运动的重力即时功率不等,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关键在于沿不同方向抛出的小球都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然后结合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相关公式列式分析判断. 8.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两块水平 放置的金属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接,板间电压为 U,形成竖直向下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用喷雾器从上板中间的小孔喷入大小、质量和电荷量各不相同的油滴.通过显微镜可找到悬浮不动的油滴,若此悬浮油滴的质量为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油滴带正电 B.悬浮油滴的电荷量为 C.增大场强,悬浮油滴将向上运动 D.油滴的电荷量不一定是电子电量的整数倍 【考点】 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 【分析】 带电荷量为 q 的油滴静止不动,所受的电场力与重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分析微粒的电性和带电量,从而即可求解. 【解答】 解: A、带电荷量为 q 的油滴静止不动,则油滴受到向上的电场力; 题图中平行板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故板间场强方向竖直向下,则油滴带负电,故 A错误; B、根据平衡条件,有: mg=q ,故 q= ,然后发现 q 总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可估算出电子的电量,故 B 错误; C、根据平衡条件,有: mg=qE,当增大场强,电场力增大,则悬浮油滴将向上运动,故 C正确; D、不同油滴的所带电荷量虽不相同,但都是某个最小电荷量(元电荷)的整数倍,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密立根油滴实验的实验原理,密立根通过 该实验测量出电子的电荷量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注意运用电场力与重力平衡,及理解带电荷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9.在静电场中,电子由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5eV,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 A.电场强度方向一定是沿 ab 连线且由 b 点指向 a 点方向 B.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 5eV C. 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低 D.由于没有确定零电势点,故不能比较 a、 b 两点的电势高低. 【考点】 电势能. 【分析】 电子在电场中移动时,根据电场力做功不能确定场强方向.电场力做正功多少,电子的电势能就减小多少.由公式 U= 求出 a、 b 两点电势差 Uab.由题,电势零点未确定,a、 b 两点的电势没有确定值. 【解答】 解: A、电子由 a 点移到 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 5eV,但电子的位移方向不一定沿 a 到 b,电场强度的方向不一定由 a 指向 b.故 A错误. B、电子克服电场力做功 5eV,则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 5eV,故 B 正确. C、 a、 b 两点电势差 Uab= = =5V.则知 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高 5V,故 C 错误. D、由上分析知, 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高,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通过电场力做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来分析问题.根据电势的定义得出电势的大小.要注意电势 有正负. 10.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在空中表演的情景.在运动员从最低点开始反弹至即将与蹦床分离的过程中,蹦床的弹性势能、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弹性势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考点】 功能关系;重力势能. 【分析】 根据蹦床的形变量来确定弹性势能的变化,而由高度来确定重力势能的变化,从而即可求解. 【解答】 解:在运动员从最低点开始反弹至即将与蹦床分离的过程中,运动员被弹起时,弹性势能减小,而质量不变,高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增大,在上升的过程中,合力先是向上的,后是向下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动能先增加后减小,故 B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弹性势能的大小取决于弹簧的形变量,形变量越大,则弹性势能越大. 11.某同学的质量为 50kg,所骑自行车的质 量为 15kg,设该同学在平直路面上正常骑行时脚踏自行车的功率为 40W.若人与车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 倍,则正常骑行自行车时的速度大小约为( ) A. 3m/s B. 4m/s C. 13m/s D. 30m/s 【考点】 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分析】 根据自行车所受的阻力大小得出牵引力的大小,根据 P=Fv求出正常骑行自行车时的速度大小. 【解答】 解:自行车匀速行驶时, F=f== 650N=13N. 根据 P=Fv 得: v= .故 A正确, B、 C、 D 错误. 故选: A.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 求出牵引力的大小,结合 P=Fv 进行求解. 1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粗糙半圆形轨道, B、 C 与圆心 O 等高.一小球从 B 点上方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半圆形轨道由 C 点飞出,到达最高点 D 后回落,第二次经过半圆形轨道后达到最高点 E(图中未标出), A、 D 高度差为 h, D、 E 高度差为 h′则( ) A. h< h′B. h=h′ C. h> h′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考点】 功能关系. 【分析】 小球往返经过半圆形轨道时,通过同一点的速度不同,所需要的向心力不同,分析小球对轨道压力关系,得出摩擦力的关系,从而判断出两个过 程摩擦力做功关系,即可由动能定理判断 h 与 h′的大小. 【解答】 解:设小球从 A运动到 D 点,克服摩擦力对小球做功为 Wf1,小球从 D 运动到 E点,克服摩擦力对小球做功为 Wf2. 根据动能定理得: 从 A运动到 D 点,有 mgh﹣ Wf1=0,即 Wf1=mgh 从 D 运动到 E 点,有 mgh﹣ Wf2=0,即 Wf2=mgh′ 由于小球通过半圆形轨道时机械能不断减小,所以小球从 A运动到 D点与从 D 运动到 E 点相比,经过同一点时,从 A运动到 D 点时小球的速度较大,小球所需要的向心力较大,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较大,则小球对轨道的压力较大, 小球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较大,所以有Wf1> Wf2. 则得 h> h′.故 ABD 错误, C 正确. 故选: 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是利用向心力知识分析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关系,进一步判断摩擦力做功关系. 13.图示中的路灯为太阳能路灯,每只路灯的光伏电池板有效采光面积约 .晴天时电池板上每平方米每小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约为 3 106J.如果每天等效日照时间约为 6h,光电池一天产生的电能可供 30W 的路灯工作 8h.光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约为( ) A. % B. % C. 16% D. 44% 【考 点】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分析】 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可以求出每天( 6h)太阳能电池板吸收的太阳能,这是总能量;知道电子节能灯的铭牌,可以知道电子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又知道工作时间,利用 P= 求消耗的电能,即转化的有用能量,再利用效率公式求太阳能照明灯利用太阳能的效率 【解答】 解:每天( 6h)太阳能电池板吸收的太阳能: W 总 = 3 106J/h 6h= 106J, ∵ 电子节能灯正常工作, ∴ P=P 额 =30W, 电子节能灯正常工作 8h 消耗的电能: W 有用 =Pt=30W 8 3600s= 105J, 太阳能照明灯利用太阳能的效率: η= = ≈ 16%.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消耗电能的计算、效率的计算,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浙江省绍兴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反映了 某地 人口 的 特点的描述 正确 的是 出生率依然很高 日益严重 数量在下降 劳动力缺乏的现象 图中 人口问题的 可行 方法是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增长 二胎适度增加人口出生率 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外来人口增加劳动力 二、 非选择题 2020 年 3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慈善法》、互联网 +、“十三五”规划等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11.( 10 分 ) 材料一、中华民族有
. 与 内心 . .。 ” 请选择加点的某一方面,并结合教科书中你所学过的一封书信简要谈谈你的发现。 ( 3分)。 现在如果要你作为《朗读者》嘉宾朗读这段话,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或情 感进 行朗读,并请说明理由。 ( 3分) 【经典语段】 “我不当爱德华罗切斯特先生的新娘,是我痛苦中最小的一部份,”我断言,“我从一场美梦中醒来,发现全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种恐惧我既能忍受,也能克服。
洗手得到妈妈的关心,但最终还是以失望告终,表现了小迪内心的孤独与失望; ②这是小迪的自言 自语,再次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孤独,他说的话是想给妈妈听的,想让妈妈和自己一起玩捉迷藏,但没有人听到他的话,没有人来陪他玩,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溢于言表。 ( 4) ①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 以问句为题,引起读者的思考; ③ 突出本文的主旨,表达城市务工者的孩子对自由与快乐生活的追求。 (
D 的长。 A BC (本题 10 分) 已知一次函数 y=kx+b 的图像经过点 A( 0,3), B( 4,0) . ( 1)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 2)若点( a, 6)在此函数的图像上,求 a的值为多少。 ( 3) 求原点到直线 AB的距离 21.(本题 10分) 如图在△ ABE和△ ACD中,给出以下四个条件:① AB=AC;② AD=AE;③ AM=AN;④ AD⊥ DC,AE⊥
⑲半小时后,他坐不住了躺到了床上。 ⑳一个小时后,他喝了一小碗粥。 ○21两个小时后,他开始胡言乱语。 ○22四个小时后,说了几个简单的音节后,他的嘴轻轻合上,脑袋微歪,安详离世。 享年八十一岁。 ○23我其实不知道努力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24只是那天我看着行将就木 的外公坐在灰暗的光线下,弓着背,眯着眼,像完成一个仪式一样,虔诚地去搞清楚两个汉字之间的区别时,我忘记了悲伤
0aa0a00aaa,当,当,当值要分三种情况,即综合起来一个数的绝对 这种分析方法渗透了数学的 分类讨论 的思想。 ( 1) 请仿照例中分类讨论的方法,分析实数2a去根号后的各种情况; ( 2) 当 x3时,21x )( = ( 3) 猜想2a与 的大小关系。 22.( 本题 12分) 已知 C为线段 AB的中点, E为线段 AB上的点,点 D为线段 AE的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