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xx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电阻大,故 B正确; 由 U=IR知, L2两 端电压比 L1两端电压大,故 C错误. 故选 B. 4.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 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 和滑动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 1米,物体也上升 1米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200牛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考点】 7V: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7W: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分析】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力但要费距离. 【解答】解: A、由图可知,该 装置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故 A错误; B、使用动滑轮时,物体上升 1m,则绳子的自由端会通过 2m,故 B错误; C、不计摩擦和滑动自重,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物体的重力为 400N,则拉力为 200N,故 C正确; D、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故 D错误. 故选 C. 5.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 2 103千克 /米 3 【考点】 8O: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 1)用溢水法收集物体排 开的水,将溢水杯装满水,然后将物体浸入水中,用其他容器(需先测出其重力)接住溢出的水,然后再测出装有溢出的水的容器的总重力,两者之差就是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根据所测数据计算 F 浮 与 G 排 并进行比较. ( 2)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深度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 3)物块完全浸没水中前,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溢出去的增多; ( 4)由左侧图可知物块的重力,计算出质量;由有图可 知物块浸没水中后的重力 G′ ,根据 F 浮 =G﹣ G′ 计算出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 V 排 ,即物体的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解答】解: A、物体放入水中前,溢水杯应该是满水的,否则小桶内所盛的水将小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所以应该在溢水杯中倒满水;故 A错误; B、物块浸没水中后,随着深度的增加,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液体的深度不变,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故 B错误; C、左侧实验中,在物块 完全浸没水中前,随着物块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溢出去的水增多,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物块完全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故 C错误; D、由测力计的示数可知, 物体的重力 G=2N,物体的质量 m= = =; 物体浸没水中后的浮力 F 浮 =G﹣ G′=2N ﹣ 1N=1N, 由 阿 基 米 德 原 理 F 浮 =ρ 水 gV 排 可 得 , 物 体 的 体 积 V=V 排= = =1 10﹣ 4m3, 物体的密度 ρ= = =2 103m3;故 D正确. 故选 D. 二、填空题(共 2小题,每空 2分,满分 8分) 6. 图甲是清代的救火工具 “ 水龙 ” ,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向下压,水箱中的水从输水管中 喷出,水柱可高达 10米.用汽水瓶和吸管模拟 “ 水龙 ” 的工作原理 ,往瓶中吹气,瓶中的水就从吸管中喷出,如图乙. ( 1)水能灭火的原理是 水汽化吸热,能降低温度,使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 ( 2)往瓶中吹气,水能从吸管喷出的原因是 往烧瓶里吹气,瓶内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细管中 的水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从竖管中喷出 . 【考点】 8K: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必须 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要其中的缺少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解答】解:( 1)水能灭火的原理是水汽化吸热,能降低温度,使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 2)把吸管一端放进水里,往烧瓶里吹气,瓶内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细管中底部的压强大于细管外面压强,这样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细管中的水从竖管中喷出. 故答案为:( 1)水汽化吸热,能降低温度,使燃烧 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往烧瓶里吹气,瓶内气体流速大, 压强小,细管中的水在压强差的 作用下从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