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20xx-20xx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读书,于是我就读书。 尽管那时候可读的书种类不多,但是已经能看到李白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已经 能看到《诗经》讲“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 ⑶ 我那时候的学校有图书馆吗。 我不记得了,很可能没有。 北京的街面上似乎有图书馆,每个图书馆里最热闹的是报刊栏,一堆老头、老太太站在报刊栏前看当天的报纸。 有一次我试图进入一个图书馆,当值人员被我吓了一跳,以为我是来偷东西的坏孩子。 我问:“能借书吗。 ”她说:“不能。 ”我又问:“能进书库随便看看吗。 ” 她说:“不能。 ”我再问:“为什么。 ”她说:“你借书,怎么能保证你一定会还。 你进书库,怎么能保证你会爱护书、不偷书呢。 ”我接着问:“那你是干什么的。 ”她说:“就 是看着像你这样的人的。 ” ⑷ 第一次体会到图书馆的美好是在北大。 早点去图书馆,如果运气好,能有个靠窗的座位。 窗外有很多很高大的白杨树,有很绿的草地,草地上有一些弹着吉他唱歌的男女,每个人的眼睛似乎都是全世界最忧郁的。 七八页书看过,人一阵恍惚,掉进书里,周围的人消失,周围的墙消失,周围的窗户全部打开,周围的一切变软,从固体变成液体,再变成空气,混沌在四周,不知今夕何夕。 时间变得很短,一个恍惚,就饿得不得不去吃饭了;一个恍惚,日落月升,图书馆要锁门了;一个恍惚,白杨树的叶子落光了,草忽然变黄了。 ⑸ 16年前,我 去美国读书; 16 年后,我去美国休长假。 中间这十几年,事冗时仄,只有两项运动:开会、应酬。 读书都在厕上、枕上、车上、飞机上,把包里的 Kindle 阅读器勉强算作图书馆。 长假中,不设手机叫醒,在风铃声中自然醒来,忽然想到,可以再捡起多年前的爱好,再去泡泡图书馆。 ⑹ 开车去距离住处最近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无须证件,无须存包,无人盘问,我就大摇大摆地进入图书馆。 我在角落坐下,中庭泻下来的阳光很猛,松树很老,草很 嫩。 一切很静,走路、掏钥匙、挪挪屁股,都会发出大得吓人的声音。 坐下,吸口气,满 鼻子纸张和油墨的味道。 ⑺ 看书看到被尿意憋醒,去上洗手间,我沿着宽大的楼梯往上走、往上看,明晃晃的阳光,一架架的纸书,每本纸书仿佛是一个骨灰盒,每个骨灰盒里都有一个不死、不同、不吵的灵魂,进进出出、自由自在、无始无终。 一切都是一副人间天堂的样子。 ⑻ 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 (有删改) 10.结合全文,概括 “我”喜欢读书的原因。 ( 3分) 11.第三段写“我”第一次试图进入图书馆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 3分) 12.请赏析文章第 ⑷段 中划线的句子。 ( 4分) 13.文章为什么以“离天堂 最近的地方”为题。 ( 5分) 三、古诗文阅读( 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9题。 (共 18分,其中选择题每题 2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 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 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 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