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流胶病防治从冬季开始内容摘要:

2、易被腐生菌侵染,使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腐烂,致树势衰弱,叶片变黄、变小,严重时枝干或全株枯死。 果实发病,由果核内分泌黄色胶质。 溢出果面,病部硬化,严重时龟裂,不能生长发育,无食用价值。 二、病因关于桃树发生流胶的原因,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下列原因均可促使桃树发生流胶:1、由于寄生性真菌及细菌的危害。 如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等,这些病害或寄生枝干,或危及叶片,使病株生长衰弱,降低抗性。 2、虫害。 特别是蛀干害虫,所造成的伤口易诱发流胶病。 3、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以及冻害、日灼伤等。 生长期修剪过度及重度整枝。 4、接穗不良及使用不亲和的砧木等。 5、土壤不过于粘重,排水不良,灌 3、溉不适当,地面积水过多等。 三、病理解剖病枝皮层细胞之间胶化是组织明显的病变。 在初生本质部则形成胶腔,胶腔内的的游离细胞不含淀粉。 由于酶的作用,胞间膜及细胞内含物溶解。 寄主组织形成胶物质,它是次生现象。 流胶在早春,树液上流旺盛时发生多,尤以低温雨后更为甚。 四、发病条件雨季、特别是长期干旱后偶降暴雨,流胶病严重。 树龄大的桃树流胶严重,幼龄树发病轻。 果实流胶与虫害有关,椿象为害是果实流胶的主要原因。 砂壤和砾壤土栽培流胶病很少发生,粘壤土和肥活土栽培流胶病易发生。 五、防治方法综合防治桃树流胶病,应从冬季开始。 1、加强桃园管理,增强树势。 增施有机肥,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 酸碱土壤应适当施用石灰或过磷酸钙,改良土壤。 盐碱地要注意排盐,合理修剪,减少枝干伤口,避免桃园连作。 2、防治枝干病虫害,预防病虫伤,及早防治桃树上的害虫如介壳虫、蚜虫、天牛等。 冬春季树干涂白,预防冻害和日灼伤。 3、药剂保护与防治:早春发芽前将流胶部位病组织刮除,伤口涂 45晶体石硫合剂 30 倍液或波美 5 度石硫合剂,然后涂白铅油或煤焦油保护。 药剂防治可用 5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或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防效较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