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元光电技术(电气灯具)公司环境管理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新建项目及新工艺的“三同时”申报及新建项目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 许可证的换证工作; —— 环境保护设施出现故障而停用时 , 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 —— 组织和参与环境事故的调查与处 理; —— 承担员工环境意识和环境技能培训和教育; —— 提供环境管理人才资源; —— 体系文件的保管、归档及发放; —— 负责消防安全工作 , 进行全公司职工消防安全知识及技能培训 , 开展年度消防演习工作 , 确保重点消防部位 , 制订消防应急反应预案 , 对消防器材定期进行检查 , 对消防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 公司内的服务活动进行全过程管理 , 并定期按文件要求对其实施监督检查; —— 为环境管理方案及有关体系运行提供必须的资金保证; —— 参与体系内审; —— 跟踪及验证不符合纠正措施; —— 对供应商及生产协作方施加影响; —— 原辅料的运 输、储存及发放管理; —— 日常环境管理工作。 各部门的基本环境职责 —— 按要求实施本部门的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 —— 对本部门的产品、活动、服务过程进行污染预防和控制; —— 培训、督促本部门职工按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规定操作设备及进行其它工作; —— 负责落实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 —— 要求在部门重要环境岗位上作业的外单位人员按有关的操作程序进行作业; —— 负责对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记录 , 并向有关职能部门及时反馈; —— 识别新增加的环境因素 , 并上报环境管理室; —— 对办公、生产过 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及存放; —— 配合进行本部门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 并进行不符合项整改的检查; —— 参加本部门的环境评审 , 参加制定本部门的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 , 以及有关作业指导书和管理规定; —— 对本部门的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等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 配合 车间 开展本部门的全员培训和重要环境岗位培训; —— 负责与 车间 对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 各部门的主要环境职责 生产部 (车间) —— 负责生产现场的环境管理污染控制; —— 负责全公司废弃物的收集; —— 参与新建 项目及工艺设备的环境因素评价; —— 负责搬运、仓储过程和环境安全 , 当发生火灾、水灾、油品及化学品的泄漏和溢出、停电、停水时 , 要积极采取应急措施 , 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 , 当部门内部无法控制事故 , 应立即请求支持。 —— 事故发生后要组织有关人员分析事故原因、针对原因落实纠正预防措施。 —— 当发生意外事故 , 要采取应急措施 , 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 , 当内部无法控制时 , 应立即请求支持。 事故发生后 , 要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原因 , 落实纠正措施。 —— 负责对设备日常使用点检维护和管理; —— 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及保养; 生产部 —— 对与环境管理有关的监视与测量仪器进行校对和维护; —— 对质保检验区域管理; 经营部 —— 向用户宣传环境方针; —— 及时向用户在使用、维修、报废产品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反馈给有关部门。 企业全体员工的环境职责 —— 理解并遵循环境方针 , 遵循 环境管理手册 , 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其它规章制度 , 做好本岗位的污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 以企业环境方针为准则 , 努力提高环境意识 , 积极参与改善环境的行为。 能力、 意识 和 培训 1. 对员工的培训和环境意识的提高 本公司通过对培训需求的调查 与认定 , 对那些从事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作业人员 , 进行必要的训练后 , 才允许上岗。 另外 , 为使处于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能清楚地意识到以下诸项 , 特制定并保持一套程序。 a. 符合并遵守环境方针、程序和本手册要求事项的重要性。 b. 每个人所担当的作业活动中 , 存在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c. 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 , 实现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 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 不遵守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以上诸项均在下达规定基础上实施: 《 人力资源管理 程序 》 2. 作业人员的资格、能力 在识别环境因素的同时 , 对有可能产生显著环境影响的作业活动加以识别 , 从事这类作业活动的人员须按规定取得法定资格。 另外 , 为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 而实施的审核员培训须按规定取得资格。 3. 确认承包方 当委托公司外的企业对公司所拥有的对环境有影响的设备进行管理或测定时 , 受委托方的作业者应具有从事该项作业的法定资格 , 并确认其接受过培训。 该项确认活动按下述规定进行: 《信息交流程序》 信息交流 本公司对有关环境的信息交流建立并保持相关程序。 1. 内外部环境信息交 流包括 (但不限于 ): ●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 ● 环境管理体系信息 (包括组织概况、过程、监测、业绩等 ); ● 环境方针、目标、指标; ● 环境因素特别是重要环境因素; ● 紧急状态信息; ● 相关方信息; ● 内外部环境投诉; ● 环境技术信息。 2. 办公室 经理 每年提交一次环境报告。 ● 组织概况; ● 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及控制信息; ● 重要环境因素及其控制信息; ● 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 3. 环境报告内容通过会议和其它方式进行公布和宣传 , 确保相关方需要时可及时获取。 4. 办公室 环境 投诉电话 , 利用各种会议或黑板报等形式予以公布。 5. 办公室 负责收集、整理、反馈内外部环境投诉、建议及其它有关信息。 必要时执行《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控制程序 》。 6. 相关文件 《信息交流程序》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1.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 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按照 IS014001: 20xx 标准的要求编写 , 内容覆盖了环境管理体系全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 其层次划分为: ● 环境管理手册 :描述本公司如何满足 IS014001 的要求 , 是第一层文件。 ● 程序文件:规定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 事项和程序 , 是 环境管理手册 的展开 ,为第二层文件。 ● 规定、标准、作业指导书: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具体操作的规定、指南、标准等 , 为第三层文件。 ● 记录:记载环境管理体系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文件 , 是第四层文件。 2. 本公司在编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时 , 既给出相关查询的途径 (与手册记录的层层挂钩 ), 又充分考虑与本公司整体管理体系的协调性。 文件控制 1. 本公司制定并保持管理程序 , 对 IS014001 要求的全部文件按以下各项要求进行切实地管理: ,以确保文件的充分与适宜 ; 件定期评审 , 必要时予以修订 , 并 再次批准 ; : , 都应当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 ,对失效文件应迅速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 ; , 易于识别 ; f..由于法律义务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失效文件应明确标识 : ,并控制分发。 2. 文件应记述明了 , 注明发行和修改状态 , 标识明显 , 妥善管理 , 按规定的期限保存。 3. 建立并保持有关制定和修改各类文件的程序与职责 , 该程序中有关标准的制定、修订及发行等基本事项。 4. 办公室 负责文件控制。 5. 相关文件 《 文件控制程序 》 运行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