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害虫紫苏野螟内容摘要:

2、。 沿背中线、气门下线两侧及腹中线生断续白色带。 前胸背板两侧和后缘黑色,中后胸及 1对黑色毛片。 蛹棕黄色。 发生规律年生 3代,以 4龄幼虫在残叶或土缝内结茧越冬。 翌春 4冬代成虫于 5月下旬始见,交配产卵、孵化幼虫,7为害重。 8部分第二代末龄幼虫及第三代幼虫陆续滞育越冬。 夏天卵经 3天孵化,幼虫期 10期 6虫产卵前期 3天,产卵期 雌产卵 180粒,把卵产在叶背面。 幼虫喜吐丝把叶卷成筒状,虫体藏在筒中剥食叶片。 进入末龄后常出筒活动,把嫩枝咬断,老熟后在叶内或土缝中结薄茧化蛹。 天敌有雷赖氏奴模菌寄生在幼虫上。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合理间作、套作,防止玉米螟转移,合理混种,诱集玉米螟产卵,然后及时灭卵。 (2)生物防治。 在2、3 代玉米螟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每 667放二次。 幼虫期喷洒白僵菌或 3)药剂防治。 加强预测预报,在二代玉米螟百株卵块超过 代百株超过 ,应在卵孵化高峰期,马上喷洒 氰菊酯乳油 2000倍液或 50对硫磷乳油 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 15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 1500倍液、20敌氰乳油 2000倍液、25广克威乳油 2000倍液、20灭多威乳油 2000倍液。 常用药剂溴氰菊酯、对硫磷、辛硫磷、锐劲特、敌氰、广克威、灭多威。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