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D、横轴读数在 0~ 区间内,即 t= 内,小球下降的高度为:h= = =, 则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P= ,故 D 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C. 5.质量为 m的飞机,以速率 v 在水平面上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空气对飞机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 A. B. C. mg D. 【考点】 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 飞机受重力、空气的作用力,靠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 【解答】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 则,如图.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F= .故 A正确, B、 C、 D 错误. 故选 A. 6.如图所示,小球 m 可以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至为 B.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可以为 0 C.小球在水平线 ab 以下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D.小球在水平线 ab 以上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考点】 向心力. 【分析】 小球在竖直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由于外管或内管都可以对小球产生弹力作用,从而可以确定在最高 点的最小速度.小球做圆周运动是,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解答】 解: A、在最高点,由于外管或内管都可以对小球产生弹力作用,当小球的速度等于 0 时,内管对小球产生弹力,大小为 mg,故最小速度为 0.故 A错误, B 正确. C、小球在水平线 ab 以下管道运动,由于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内侧没有力的作用.故 C 错误. D、小球在水平线 ab 以上管道中运动时,当速度 时,内侧管壁没有作用力,此时外侧管壁有作用力.当速度 时,内侧管壁有作用力.故 D 错误. 故选: B. 7.两颗靠得很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都绕两者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因而不至于由于万有引力吸引到相撞,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它们的总质量成反比 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C.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各自质量的乘积相等 D.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各自线速度大小的乘积相等 【考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 在双星系统中,双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向心力相同,同时注意:它们的角速度相同,然后根据向心力公式列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 解: A、双星系统所受的向心力相等,根据 …① 得 …② …③ …④ 解得 ,故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它们的总质量的平方根成正比,故 A错误; B、双星系统的角速度相等,得 ,得 根据 v=ωR,得 ,故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故 B错误; C、由 B 分析有 ,故 C 正确; D、由 C 分析知 ,即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各自线速度大小的乘积不相等,故 D错误 故选: C 8.甲、乙两颗圆球形行星半径相同,质量分别为 M 和 2M,若不考虑行星自转的影响,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质量 相同的物体在甲、乙行星表面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B.两颗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 甲 =2g 乙 C.两颗行星的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 v 甲 > v 乙 D.两颗行星的卫星的最小环绕周期 T 甲 > T 乙 【考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 抓住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推导出重力加速度、环绕速度的表达式讨论即可. 【解答】 解: A、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F=G ∝ M,得质量相同的物体在甲、乙行星表面所受万有引力大小之比为 1: 2,不相等,故 A错误; B、在行星表面,不考虑行星自转的影响,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故: mg=G ,故 g= ∝ M,故两颗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 2,即 2g 甲 =g 乙 ,故 B 错误; C、行星的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即为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故: G =m 解得: v= ∝ 故两颗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 ; 故两颗行星的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 v 甲 < v 乙 ,故 C 错误; D、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故: G =m ,解得: T=2π ; 故 R 越小,周期越小,故近地卫星的周期最小; 由于 T=2π ∝ ,甲的质量小, 故 T 甲 > T 乙 ,故 D 正确; 故选: D 9.从空中静止释放一重为 1N的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 5s 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 g=10m/s2,则在这 5s 内重力的功率为( ) A. 25W B. 50W C. 300W D. 500W 【考点】 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分析】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公式求得下落的高度,根据 P= 求的功率 【解答】 解:物体下落的高度为: h= 平均功率为: P= 故选: A 10.用水平恒力 F 作用在质量为 M 的物体上,使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恒力做功为 W1,再用 该恒力作用于质量为 m( m< M)的物体上,使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同样距离 s,恒力做功为 W2,则两次恒力做功的关系是( ) A. W1> W2 B. W1< W2 C. W1=W2 D.无法判断 【考点】 功的计算. 【分析】 本题是对功的公式的直接应用,根据功的公式直接计算即可. 【解答】 解:由于物体受到的都是恒力的作用, 根据恒力做功的公式 W=FL 可知,在两次拉物体运动的过程中,拉力的大小相同,物体运动的位移也相等, 所以两次拉力做的功相同,所以 C 正确. 故选 C. 11.如图所示, A、 B 两点分别是斜面的 顶端、底端, C、 D 是斜面上的两个点, LAC: LCD:LDB=1: 3: 3, E 点在 B 点正上方并与 A点等高.从 E 点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球 a 落在 C 点,球 b 落在 D 点,球 a 和球 b 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 ) A.两球运动时间之比为 l: 2 B.两球抛出时初速度之比为 4: 1 C.两球动能增加量之比为 1: 2 D.两球重力做功之比为 l: 3 【考点】 功能关系;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分析】 根据下降的高度之比求出运动的时间之比,根据水平位移之比以及时间之比求出初速度之比.根据动能定理得出动能增加 量之比. 【解答】 解: A、球 1 和球 2 下降的高度之比为 1: 4,根据 t= 知,时间之比为 1: 2,故 A正确. B、因为球 1 和球 2 的水平位移之比为 2: 1,时间之比为 1: 2,则初速度之比为 4: 1,故B 正确. C、根据动能定理知,重力做功之比为 1: 4,则动能增加量之比为 1: 4,故 CD 错误. 故选: AB 12. 2020 年 4 月 24日为首个 “中国航天日 ”,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于16 年 1 月启动了火星探测计划,假设将来人类登上了火星,航天员考察完毕后,乘坐宇宙飞船离开火星时,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则有关 这艘飞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 Ⅰ 上运动到 P 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 Ⅱ 上运动到 P 点的速度 B.飞船绕火星在轨道 Ⅰ 上运动的周期跟飞船返回地面。河北省衡水市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