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徐水县20xx-20xx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内容摘要:
鸟 D.湿地面积与禽流感发生的范围呈正相关 读图,判断 22~ 23题。 22.南京市建国以来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显著 B.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先降后升 C.第一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降 D.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23.目前,南京市属于 ( ) A.轻、重工业都发达的城市 B.工业和服务业并重的重工业城市 C.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市 D.农工贸并重的中心城市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式。 据此回答 24~ 25 题。 、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水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正确的是 —— 保护植被生态 —— 开发水能 ——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 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 读表回答 26~ 27 题。 年份 (年 )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2020 2020 荒漠化面 积 (万公顷 ) 67 69 71 89 26. .20世纪 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② 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③ 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 ④ 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7.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 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 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 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④ 西北地区大力发展 灌溉农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 ,回答 28~ 29题 : ( ) 、交通拥挤 、污染严重 ,使生产成本上升 ,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创新能力不足 ,资源丰富 图 4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 30— 31题: 图 4 30.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31.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32.将 1: 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 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图比例尺为 1: 20200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 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 10 厘米,在新图上长 20 厘米 33.在等高距为 50米的地形图中, 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 180米 B. 220米 C. 320米 D. 380米 欧美 Ⅰ阶段 香港、台湾地区 中国大陆、越南等地 Ⅱ阶段 34.在一张地图上,北纬 60186。 纬线上有两地,其图上距离是 厘米,地方时相差2小。河北省徐水县20xx-20xx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相关推荐
2、酸钾溶液消毒,每平方米用 510 千克药液,与 甲醛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喷药后用塑料薄膜封盖起来,两天后用清水漫灌冲洗 23 次,即可扦插。 三、采集穗条秋末冬初落叶后采条,春季在扦插前一周或结合修剪时采条,要求枝条无病虫害、健壮、芽饱满。 一般选择 20 年生以下的幼树上的 13 年生枝条作穗条。 根据试验,1 年生的实生枝条的生根率最高,可达 93%。 枝龄越大生根率越低
为 . 16. 已知椭圆 12222 byax , )0( ba , A 为左顶点, B 为短轴端点, F 为右焦点,且BFAB ,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等于 . 三.解答题 .(共计 70分) 17. (10分 ) 在 ABC 中,内角 CBA , 的对边分别为 cba , , 且 AbBa sincos . ( 1)求角 B 的大小; ( 2)若 ,s in2s in,3 CAb
重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B. 金属块接触弹簧后其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少 C. 当金属块的动能最大时,其所受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D. 当金属块的动能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也为零 12. 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 F 拉着木箱沿粗糙斜面加速向上移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拉力 F对木箱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B. 拉力
A. 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3个力作用,后受到两个力作用 C. 电梯对乘客的 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 右上 方,再竖直向 上 D. 电梯对乘客的 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 左上 方,再竖直向 上 1用相同材料做成的 A、 B两木块的质量之比为 3∶2 ,初速度之比为 2∶3 ,它们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直线滑行,直至停止,则它们( ) A. 滑行中的加速度之比为 1∶1 B. 滑行的时间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