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20xx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五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x v t m m     ,知道 2s 内产生的波在波源停止振动后,再经过 1s 向前传播 1m .由振动图象知, 0t 时刻质点向上振动,所以介质中各个质点均向上起振,结合波形平移法知, B 图正确.故 B 正确, A、 C、 D 错误。 考点: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波源停止振动后,已产生的波形继续向前传播.要掌握波的 基本特点:质点的起振方向均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4s 后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3 8f F N , 24s 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知,加速度 22/242 /va m s m s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F f ma ,解得 2 1 2 82 2Ffm kg ka g   =,动摩擦因数 82 4fmg = ,故选项 D 正确。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名师点睛】根据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根据速度时间图线求出加速度大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块的质量,从而通过滑动摩擦力公式求出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 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 和一个电子,释放出来的电子就是  粒子,可知  衰变现象不是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故 A错误; 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的核式结构,故 BD错误;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C 正确。 考点:原子的核式结构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  衰变的本质、原子的结构、电子的发现以及比结合能的定义等原子物理内容,都是一些记忆性的知识点的内容,要注意全面掌握。 5.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 h=12 gt2,得 2 htg,由于 B. C 下落的高度相同,则这两球飞行时间相同,大于 A球飞行时间.故 A错误; A. B 两球都落在斜面上,竖直方向的位移和水平方向上位移比值一定,即有: 20012 2gty gttan x v t v   , 解得: 02vt g .则落在斜面上时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vy=gt=2v0tan45176。 =2v0 设球落在斜面上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有:0 22gtta n ta nv  .知落在斜面上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与初速度无关,则 A. B小球在落点处的速度方向相同,故 B错误;小球落到 A. B 两点,水平位移 200 2vx v t g,据题, P、 A. B 在水平方向间隔相等,可得:两次抛出时小球的速率之比为: vA: vB=1: 2。 小球落到 B. C 两点,则运动的时间相等,而 P、 A. B. C 在水平方向间隔相等,根据0 xv t可知 ,两次抛出时小球的速率之比为: vB: vC=2: 3, 所以得: vA: vC= 2 : 3,故 C 正确, D 错误.故选 C. 考点:平抛运动的规律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把握隐含的条件,知道小球落在斜面上,竖直分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等于 tanθ.要灵活选择比较的对象,再结合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研究这类问题。 6. A 【解析】 试题分析:设 Ma=aO=d.则2 2 2(2 1 93 ) 9a k Q kQ kQE d d d =,2 2 22 1 13() 9c k Q kQ kQE d d d =,故Ea> Ec, B. d两点由于对称,则有 Eb=Ed.故 A正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Φ a>Φ c,根据对称性可知Φ b=Φ d. 故 B 正确.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由电场线疏 密程度可知, AB 连线上电场强度最小值出现在 O点的右侧,故 C 错误.负点电荷沿直线由b 运动到 d 的过程中,只是初末位置的电势能相等,过程中电势能在变化.故 D 错误.故选AB。 考点:场强和电势;场强的叠加 【名师点睛】本题是信息题,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各点的电势是解题的关键,结合电场的叠加原理和电场分布的对称性研究。 电场线的疏密反映场强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