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山区秋季莴笋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然后催芽播种。 3、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播种期定在 8 月初,最早不要超过 7 月 25 日。 播种时,将已催芽的种子均匀地撒入已降温的苗床上。 每 1000 平方米苗床用种量 克。 适当稀播。 播后覆盖营养土 米,同时做好遮荫覆盖,通过夜揭日盖,促使笋苗健壮生长。 苗龄宜控制在 25 天以内,笋苗有 4叶即可定植。 三、定植管理 1、合理密植。 栽前结合整地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 22500千克,复合肥 1125 千克或过磷酸钙 900 千克,然后挖沟建畦,开好三沟。 整平畦面:畦宽 ,沟宽 25 厘米,沟深 15米。 定植密度:株行距25 厘米35 厘米。 定植后随即浇足定根水。 隔 2浇 1 次稀水粪,一般 2、肥水管理。 栽后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苗肥轻施,尿素加水使用。 每公顷浇水 67500 千克,尿素 1125 千克。 莲座期每公顷用尿素 450 千克加水施用。 生长期间要做好开沟排水和抗旱浇灌工作。 3、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可用 7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防治,霜霉病可用甲霜灵防治。 秋季高温易受蚜虫危害,可用 10%一遍净防治。 4、控制抽薹,适时收获。 当田间出现莴笋茎细且生长速度过快时,可用多效唑 150克/升浓度喷雾,以控薹促壮。 一般莴笋心叶与外叶持平时,即为采收期。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