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物第三册(期末)同步测试题六内容摘要:
、图二的受体所处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 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形成“激素 受体”复合物,其最终均通过影响细胞的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过程而起调节细胞功能的作用。 _____________。 图二中所示的 ___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__(细胞器)释放 Ca2+, Ca2+促使细胞 内的 H+以 _____________的转运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而使细胞生长,可见,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的_____________。 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_____________(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_________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图一 图二 雌激素 mRNA 的合成,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五) ( 11 分)下面是关于“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关系”的实验。 作洋葱鳞叶表皮细胞装片,选用下表中 ______浓度 蔗糖溶液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观察到细胞形态如甲图状态。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后,需在另一侧用吸水纸__________,并重复几次。 图示意利用目镜测微尺测量细胞的长度,某小组同学测量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见下表: 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A、 B值分别是甲图中的 ____(编号)。 请改进上述原始数据记录表,并用数据说明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程度的关系 _______。 乙图三种状态细胞的编号填入改进的表格中(填在答题纸上)。 ,可用同样的方法滴加_________。 如果用 1%蔗糖溶液处理甲图装片的洋葱鳞叶表皮细胞,重复多次,观察细胞未发生变化,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丙图为三位同学画的质壁分离细胞图, A、 B、C 中 错误的 . . . 是[ ]。 图显示了目镜测微尺测量 细胞 的 格数。 该细胞的放大倍数为 160 倍, 经标定视野中每小格长度为 (。 )。 此细胞的长度 约 为_________ (。 )。 该细胞的长度单位最可能是( )。 A.㎝ B.㎜ (六)( 11 分)下列为某豆科植物根尖的切片图,请据图回答: 样本 不同浓度蔗糖溶液条件下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程度 10%蔗糖溶液 20%蔗糖溶液 30%蔗糖溶液 B A B A B A 1 23 24 21 25 19 25 2 24 25 20 25 18 24 3 25 26 22 26 18 24 丙图 A B C 乙图 ① ② ③ 0 10 ② ① 甲图 图一 图二 A 皮层 维管束 ,最佳观察区域是图一的 __________段。 要观察植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最佳观察区域是图一的 __________段。 要观察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现象,最佳观察区域是图一的 __________段。 ,受地心引力的作用,根尖向地弯曲生长的区域主要是 __________段。 ①上部某段横切面见图二,图二结构逐渐膨大成根瘤, A 的碳源可能来自__________。 A 时,形成的豆血红蛋白有差异;同种豆科植物被不同 A感染时形成相同的豆血红蛋白。 因此,豆血红蛋白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 __________。 A 不同,它是 __________固氮菌。 某同学 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在一起,可通过制备两种培养基培养混合菌,将它们分离。 一种是__________的培养基,另一种 __________的培养基。 接种过程需 __________、 __________防止杂菌污染。 (七)( 7 分)图一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图,图中 A、 B、 C 为神经元。 和神经元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 图中③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功能类似于突触。 A、 B、 C 都是兴奋性神经元,给神经元 A 一个适宜的刺激,在①、 ②、 ③、④处能记录到图二膜电位的是 __________。 、 b、 c、 d 中电位差为 0mV 的是 ___________。 图中 PX 线段表示 ___________ 电位; XY 段时 Na+向 ___________(内 /外)流。 Y 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 间存在电位差,膜内为 ___________(正 /负)电位。 C 是一个抑制性神经元,在②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①处能否记录到膜 电位的变化。 __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7 分)自然 界众多物种,可根据生物间的某些稳定且易于观察和鉴别的特 征进行分类。 分类时,通常使用检索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 细胞分裂中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鉴别也可利用检索表的形式,以不同分裂的特征编制,见下表。 a b c d 刺激 电位差 \mV 图一 图二 A C ① ② ③ B 骨骼肌 ④ P X Y Z 下图为 2N=4 的某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图。 请根据三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特征完成检索表中的项目。 ( ____上填文字,[ ]中填图的编号。 ) :[ ] B[ ] C[ ] D[ ] 50. E: ________________ F: ________________ G: ________________ (九)( 12 分)下图一为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外源 DNA),图二为某质粒,表中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 用图中的外源 DNA 与质粒构建重组质粒。 限制酶 BamHⅠ SmaⅠ EcoRⅠ Hind Ⅲ 细胞分裂方式检索表(二倍体生物) ①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染色体出现„„„„„„„„„„„„„„„无丝分裂 ①分裂过程中有纺锤体、染色体出现„„„„„„„„„„„„„„„„② ②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沪科版生物第三册(期末)同步测试题六
相关推荐
直线运动异同点的比较:( 1)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同点: 匀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 变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 5. 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 3s 内运动了 6m,接下来的 5s 内运动了 8m,最后的4s 内运 动了 6m,则前 3s 内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m/s,最后 4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前苗床的地温应控制在 2530,大部分种子出苗后,要将温度控制在白天 20、晚上 1215。 当幼苗长出 2 片真叶时分苗,分苗应在晴天进行(夏季分苗在傍晚或阴天进行),株行距约为 1010 厘米。 栽后灌水,并将温度控制在白天 2528,晚上 1518。 缓苗后温度控制在白天 2025,晚上1315。 春季不浇水,夏天要经常浇水。 幼苗长至 8 片真叶时定植。 定植: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确的是 [ ] A.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实际生产中.使用机械比不使用机械做功的效率高 C.使用机械做功时,如不考虑机械本身重力及所引起的摩擦 ,那么,机械的效率是百分之百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2.某机器的机械效率的大小,正确的可能是 [ ] A. % B. 82% C. 100% D. 120%
2、摄氏度,幼苗期白天适温 20 氏度,夜间为 10 氏度,后期温度升高要适当遮荫,育苗后期气温较高,要适当控水,防止徒长。 幼苗 3 叶期开花前,可喷洒矮壮素,每 7 天 1 次,连续 2 - 3 次,可使植株矮壮、坐果好。 ( 2 )定植在幼苗 7 真叶,第 1 穗花蕾明显时定植,分别于 9 月 1 日和 9 月 20 日两期定植。 垄距 120 厘米,每垄栽两行,行距 50 厘米,株距
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 DNA 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线状 DNA 的种类数是 A. 4 B. 8 C. 6 3 用 3H标记小白鼠 (体细胞含 20对同源染色体 )的精原细胞和皮肤生发层细胞的 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3H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前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后者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 3H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 A.前者 20和 10,后者
图像如图 3所示,由图像可知 ( )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经过 6s,乙车离 P点 10m C.甲车比乙车早 3s 通过 Q点 D.经过 3s,甲、乙两车相距 6m 二、填空题 16.“纳米”( nm)是 ______的单位(填物理量);科学研究表明,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冠状病毒呈不规则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直径 100nm,即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