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中学20xx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附加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的那个最少有二里路。 ⑨一拿到表,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 想到两天来演的这一幕小小的喜剧,想到那位诚挚的老头用手搔着发亮的头皮的神气,对了这大海似的柏林,自己笑起来了。 1935 年 12 月 2 日于德国哥廷根 1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一段中“固执与畏怯”的含意。 ( 4分) 13.文章第①段和第⑧段都有关于柏林街景的描写,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 6分) 14.作品中德国老夫妇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 ( 4分) 15.试探究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内涵。 (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 )(18分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8题。 名单学 何满子 古今中外都讲究名单学,要排出个尊卑等次来,古代叫做礼法名分,现在叫做摆平关系。 排得不妥当,就要出麻烦,甚至闹乱子。 所以,各种国际性的集会 ,以国名的首字母, ABCD来定先后,这样才能不偏不倚,大家没话说。 中国则将三山五岳的英雄一律以姓氏笔画为序,免得有人叽里咕噜,彼此不开心。 其奥妙都基于名单学的原理。 不少报章杂志上发表文章,却常以作者的社会地位、知名度安排其先后,放在显著位置或塞进边边角角,令人感到官场的名单学也侵入了文场。 论资排辈的风习有时诚不可免,似 乎也只宜偶尔为之,可权而不可经。 倘一味遵循官场式的名单学,放弃编者的鉴别主张,虽然省心得多,但也不免和势利眼同调了。 社会地位从来不应作为衡文的标准,可以置之不论。 以知名度来论,也很难办。 以 写小说知名的人未必在别种文体上是高手,如果此人偶尔也写写诗歌、小品或论文,那他由小说而得的声名就和别的文体无涉,按理是不能挪用的。 小说家写的诗歌、论文,就得到诗歌、论文堆里去接受检验。 有名的大评论家忽然兴致来了,也写写诗歌、小说,如以其由评论家所得的盛名凌驾于诗人、小说家之上,显然有失公允。 有如以造房起屋知名的大木匠师不应盖过作细木、雕花的匠师一样。 梅兰芳如到粤剧班子去也挂头牌,观众是会瞠目不解的。 再说,名作家是以某一作品或某些作品而成名,并非篇篇都是成功之作,可以压倒众芳冠冕群伦。 严肃认真的作家为了珍惜 自己的声誉,为了尊重读者,不太像样的东西不肯轻易示人,这样的人是有的,或很多的;但也并不见得个个如此,盛名之下不少作品其实难副者比比。 更加上,报刊编者为了名人效应,而且名人拿出来的作品比较可靠也是事实,于是纷纷向为数不多的名作家索稿;有些作家疲于应付,只得草率成文,虽不一定是次货,但某些文章不如无名新人的奋力之作,也是常事。 但文以人重,编者硬是将名家的任何作品都压在知名度不高或尚无声名的作家之前,文章的质量虽不能以衡器量器来测算,但亦如欧阳修所说:“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大体可以见出分晓。 按名按资排列 ,对名作家来说是僭越,对无名作家来说是委屈。 话本《拍案惊奇》中有一篇《波斯胡指破鼍龙壳》,里面也有个属于名单学的排座次的情节。 那位波斯国的巨商是以贸客的货单定席位的,以拥有奇珍异宝挟资丰厚者坐上席 ,“余者看货轻重,挨次坐去,不论年纪,不论尊卑”。 于是那些有猫儿眼、祖母绿等珍宝的客商坐上座;小说中的主人公,携带着不自知其价值的鼍龙壳的文若虚“满面羞惭,坐了末位。 ”不料这回却 大错特错了,直到筵散后开始发货,巨眼识宝的波斯老板一见鼍龙壳,才“满面挣得通红”,惭怅地忙向文若虚赔礼道歉,重新再摆较前更丰盛的筵席,尊文若虚为首座,连赔不是,以纠正先前排位不当的失误。 看来,这种不论大小尊卑看货排位的名单学,倒值得文场、报章杂志效法。 文章的鉴别当然不像鼍龙壳那样难,必须有识宝的高手,但评价质量也必须有一定的眼力,这点眼力也是编者所应该具备的。 否则,编排文章次序的编者就成了接应宾客入座的招待员了。 16.本文批判的对象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不超过 20个字。 ( 6分) 17.作者为什么说,“按名 按资排列,对名作家来说是僭越,对无名作家来说是委屈”。 ( 6分) 18.第五段讲述了《波斯胡指破鼍龙壳》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 6分) 七、作文( 70分) 19.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上世纪 20 年代,清华国学研究所开办时,梁启超向曹云祥校长推荐陈寅恪 : “我也算是著作等身了,却没有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于是, 35 岁的陈寅恪被聘为国学院导师。 他在清华园所讲授的内容大多为前人所未言,每次上课总是座无虚席,一半是学生、一半是慕名而来的老师,连朱自清、 冯友兰、吴宓等知名教授,也都前来听课,陈寅恪因此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 抗战期间,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开讲前就告知学生:“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 江苏省苏州中学 2020-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 采点考试 高三语文(附加题) 本卷满分 40分,考试时间 30 分钟。 请将答案直接做在答案专页上。 一、 阅读材料,完成 2022题。 ( 10分) “ /”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 6处)( 6分) 太史 公《屈原传》赞曰:“悲其志。 ”又曰:“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 志 也 为 人 也 论 屈 子 辞 者 其 斯 为 观 其 深 哉 文 丽 用 寡 扬 雄 以 之 称 相 如 然 不 可 以 之 称 屈 原。 盖屈之辞能使读者兴起尽忠疾邪之意。 (选自刘熙载《艺概》)。 请写出屈原除《离骚》外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 2 分) 载认为屈原的作品有哪两个特点。 ( 2 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