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麦菜霜霉病内容摘要:

2、发病条件病菌在南方气温高的地区无明显越冬现象。 在北方,则以菌丝体在种子内或秋播莴笋上,或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出孢子囊,借风雨或昆虫传播。 孢子囊多间接萌发,产出游动孢子;有些直接萌发,产出芽管,从寄主的表皮或气孔侵入。 孢子囊萌发适温 610,侵染适温 1517。 此病在阴雨连绵的春末或秋季发病重;栽植过密,定植后浇水过早、过多、土壤潮湿或排水不良易发病。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凡根、茎、叶带紫红或深绿色的表现抗病,如红皮莴苣、尖叶子、青麻叶莴苣较抗病。 (2)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后清洁田园;实行 23 年轮作。 (3)发病初期喷洒 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 600 倍液或 20%丙硫多菌灵悬浮剂 2000 倍液或 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液、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 1500 倍液,隔 710 天左右 1 次,连续防治 23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