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xx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内容摘要:

》称之为“红色凡尔登”,德军称其为“伏尔加河畔的凡尔登”。 这反映出两场战役的共同点是 A. 残酷性 B.正义性 C. 决定性 D.突然性 19.观察下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美国由此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 D.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20.科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的是 A B C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30 分) 21.中国近代史上,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8分) 材料一 19世纪 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 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 提 供资金、燃料。 ——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民用企业的特点。 ( 2分)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 梁启超《变法通议》 ( 2) 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 1分) ( 3)科举制度废止于哪一年。 ( 1分) ( 4) 后来变法对中国社会有什么积极影响。 ( 1分) 材料三: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 ( 1 分)在 20 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三中所说的“树墩”,进行了哪些努力。 ( 2分) 22. 某校九年级 1班学生搜集到以下史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 ( 7分) 图 1 (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美国邮政总署发行这枚抗战首日封的意图是什么。 (1分)作为史料,它有何重要价值。 (1分 ) 史料二 图 2 图 3 ( 2)按照史料的价值进行分类,史料二中的两幅照片,哪幅属于 第一手史料。 (1分) (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1分) ( 4)说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1 分)。 史料三 图 4 ( 5)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面向未来”的角度,分析习近平、马英九“历史性一握”产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