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xx-20xx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内容摘要:

过大约一两个小时 ,它又结冰了 !请问结冰的原因是 ▲。 24. 看话剧时,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 ▲ 色;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 ,显微镜的原理是: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倒立、 ▲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然后再通过目镜把这个实像再次放大。 25. 如图 23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 v 和物距 u 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 cm;当物距为 30cm 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 ▲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如图 24 所示,读数时,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 (选填“ A”或“ B”). 测得木块的长度是 ▲ cm,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cm。 26. 如图 25 所示,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某一角度可以较清晰地观察到有四条“小鱼”,如果从上往下分别记作①、②、③、④号,其中两个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发生反射形成的,分别是 ▲ 号和 ▲ 号。 27. 图 26 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 ▲ ,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第 24 题 第 25 题 第 23题 图 26 A B C D 矫正方法的是 ▲。 28. 奥运 火炬 由 上下两 个 外壳、燃烧器和燃料罐几个部分 组成。 组装火炬时将 燃烧器和燃料罐 连接,燃烧器上的 导热棒 上端靠近火焰, 下端贴在燃料罐的侧壁上。 火炬所用的燃料丙烷在常温下为气态,我们采用 ▲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装入 罐 中 ,使用时, 液态丙烷会在导热棒处 ▲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 以供 燃烧, 这里导热棒的作用是防止手 ▲ (冻伤 /烫伤)。 29. 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在纤维中的传输用于光学通信”的成就而获得 202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在玻璃纤维中的传输情况是光线每次由内层玻璃芯射向外包层的分界面时,均要发生反射,而不折射,从而使光在不断的反射中沿内层玻璃芯向远处传播,如右图.请根据图回答:当增大入射光线 AB 的入射角时, CD 光线的入射角 ▲ (选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D 点将要向 ▲ 侧移动(选填“左”或“右”)。 30. 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 AB 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 CD、 EF 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 DF处装入凸透镜。 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 ▲ 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 AB 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 ▲ (填 “左 ”或 “右 ”)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 ▲ (填 “正立 ”或 “倒立 ”)放大的实像。 三、解答题 (共 6大题,共 28分) 31. ( 6 分) 请按题目的要求完成作图: ( 1) 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 2) 在图中将光路补充完整; (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图中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2. ( 6 分) 某同学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 A和 B,点燃蜡烛,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 ; ( 2) 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 B前应先点燃蜡烛 ▲ (选填“ A”或“ B”),但无论怎样移动 B,始终不能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 ( 3)改正后,再次移动蜡烛 B 直到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 ; ( 4) 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准确的是( ▲ ) A.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B.将蜡烛 A远离 玻璃板,像 逐渐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