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xx-20xx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内容摘要:

(《史记李将军列传》) ⑯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⑰而五 人生于编伍之间, ,激昂大义, ,亦曷故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 完成 13~ 16题。 寻找溪水的源头 汤一介 ①春夏之交,我们常常带孩子们去卧佛寺郊游。 小路的两边长着很多野草,孩子们不休息,总是乱跑,摘些野花野草编成花环扣在头上。 ②一天,我们走进卧佛寺大门,直奔安睡的卧佛,一鞠躬就匆匆离去。 寺内有两个水池,水从卧佛后面的小溪流入。 两个孩子都有同样的好奇心,想弄清楚溪水是从哪里流出来 的。 他们曾问过寺里的僧人,僧人告诉他们是从樱桃沟流过来的。 于是,樱桃沟就成了他们执意要去的地方。 ③一出卧佛寺后门,就看到一条小河,小河的一条支流就是卧佛寺池塘的源头。 我们沿小河上行,看到一个小园。 这个小园别有风格,是用竹子围起来的一方小天地,名叫“周家花园”。 园内有几间青砖瓦房,院子里有几张方桌方凳,可以在那里喝茶。 我们走进园子,要了一壶茶。 我们慢慢地饮茶,观赏着周围的竹子和小草花。 茶和我们平时喝的很不一样,有着竹叶的清香和苦甜。 问樱桃沟还有多远,园中人说大概还有两三里,但后面没有什么像样的路,只能沿 着溪水岸边的石子路走。 ④喝完茶,我们就从溪水的左岸往上走,一路都要踏着大大小小的石块前行。 两个孩子脱了鞋袜走在慢慢流着的溪水里,又笑又叫,十分快乐,也让我和妻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快乐,而过去发生过的苦恼也都随之烟消云散。 我想只有亲近大自然,像陶渊明所说的那样,“纵浪大化中”,才能得到这样的精神享受吧。 ⑤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樱桃沟。 其实这里只是一个乱石岗,到处是打碎的砖头瓦块,杂草丛生。 奇怪的是溪水尽头却有一个亭子比较完好。 走近亭子,看到亭柱上一副对联:上联“行到水穷处”,下联“坐看云起时 ”。 我和妻坐在亭子里欣赏着周围的山色,享受着这难得的半日悠闲。 ⑥记得多少年后,我去武夷山时,不禁想起樱桃沟的情景。 武夷山万山丛中有一个去处叫“云窝”,坐在“云窝”的茶座喝茶,看到“云气”从那里冉冉升起,靠近山峰就化为小雨。 这使我想起樱桃沟的“水穷处”和“云起时”。 世事变化无穷,前事的景象消失了,又会有新的景象产生。 是祸是福,无从测知。 我们数十年的经历何尝不正是如此。 ⑦两个孩子在乱石岗中跑来跑去,找好看的小石子。 女儿忽然大喊:“爸爸妈妈,这里有块大石头,上面还刻有字呢。 ”我们一看,原来是一块残破的 石碑,上面刻着“无为周居士”。 这下子引起我们的兴趣,也跟着孩子们在乱石岗中寻找,希望发现点什么“奇迹”。 这时女儿又大叫:“我又找到一块有字的碑,你们快来看看。 ”我们去一看,残碑上面刻着的是:“莫愁陈夫人”。 这无疑是一对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夫妇留下的遗迹。 ⑧在这乱石岗中,溪水似乎戛然而止,但溪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发现原来溪水是周围山上的细流汇成的。 这就是说溪水已断而又未断。 世事茫茫亦如这溪水,又如拉长了的电影胶片,一片过了,另一片又出现。 它是连续的,又是断裂的。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还是虚拟的世界。 溪水到底有无尽头,就像这茫茫宇宙,有无尽头。 13. 文章第①段从孩子们写 起, 有怎样的作用。 ( 4分) ▲ 14.作者笔下的 樱桃沟具有 怎样的 特点。 请简要概括。 ( 4分) ▲ 15.为什么作者在 第 ⑥ 段 叙写 武夷山 的 云窝。 请简要分析。 ( 6分) ▲ 16. 作者借对 卧佛寺 溪水源头的追溯 ,表达了对生活的 多重感悟 ,请结 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6分) ▲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 19题。 ①文革后期,八十开外的朱光潜终于找到了一个自己的小天地,他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美学这块园地里。 ②从 19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