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方过程质量审核提问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常用产品管理、生产结束产品。 2. 3. 4 不合格管理 39 是否有不合格管理程序 ? 10 A: 流转中和因 技术原因的不合格 /不合格区域,标识、隔离、让步接受。 报废拒收、返工、返修„„ 40 是否有纠正措施管理程序。 10 A:缺陷记录,分析、纠正措施计划„„ 序 标 准 NA R C IRC 第 3 章 生产过程 3. 1 控制计划的验证 41 每一岗位操作要求是否与控制计划相一致 ? 5 42 操作指导书是否最新版 ? 5 供方过程质量审核提问 6 43 操作实施情况 ? 10 A:工艺指导文件、设备调整、一二 级保养、受控 /安全项及生产检验记录„„ 3. 2 内部物资 存储 流转 44 工位间零件的传送 ? 5 A:工位间及中转库 FIFO出储存传送。 45 半成品传递过程标识和可追溯性。 5 A:标记清晰:零件号、数量、日期„„ 可追溯性:产品来源和去向之间的联系。 46 生产工位和产品流转过程中没有损坏的危险。 5 A:工位器具、搬运方法、中间储存区„„ 47 与 发货要求相符的生产计划。 急需批标识。 5 3. 3 开始生产和设备启动 48 开始生产的批准程序。 10 A:实施启动程序,用于调整设备零件的隔离、合格首件陈列,当交接班、 原材料更改、零件更换时„„ 49 影响工艺的参数(内部和外部)。 10 A:参数是否明确 \可控 \有记录 (温度 空压 电压 清洁度„„ )可控制的设备装置。 50 产品的可追溯性标识。 5 A:检验、生产日期、模具号等。 序 标 准 NA R C IRC 3. 4 生产手段 51 检查工艺(过程) FMEA。 10 A:风险特性指数( RPN)实施纠正情况,检查工位上最新产品工艺参数, 供方过程质量审核提问 7 (修改、 偶发或易发生事故、差错、问题、版本„„)。 52 检查工艺参数。 5 A:测试、记录、能力„„ 53 测量及检验仪器。 10 A:检验仪器检定、校准件,性能保养、 Ramp。 R 测试。 54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情况的控制。 5 A: 偶然情况:能源故障,零件、原材料断源;有无措施发现和分离不合格产品。 55 作业(工序)能力下降的管理。 5 A:产量、工序能力、周期平衡、生产率„„ 56 防错系统。 10 A:是否有计划、完善性、可操作性;检查放置地方、有效性。 57 过程评审。 5 A:过。供方过程质量审核提问表(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