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四星高中20xx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规律 (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 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 测量此时 A 1 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 2 的高度 ho。 ② 进行( 1)中的各项。 ③ 计算与作图时用( h- ho)代替 h。 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 A . 方案正确可行 物块 木板 拉力 B . 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 C . 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 面倾角有关。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 _ _▲ _。 1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 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L0,弹簧下端挂一个 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L1;弹簧下端挂两个 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L2;„;挂七个 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L7. ( 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 6个值,其中 有两个数值在记 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 ▲ 和 ▲ 测量记录表: 代表符号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刻度数值 /cm ( 2)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修正后,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 d1=L4L0=, d2=L5L1=, d3=L6L2=.请你根据如图所示的读数求出第四个差值: d4= ▲ ( 3)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k= ▲ ( g=) 四 、 计算题: 本题共 4 小题,共计 55 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提,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5题 15分, 16 题 13 分, 17题 15 分, 18题 12分) 1 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 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 C 点。 每隔 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 (重力加速度 g= 10 m/s2)求: ⑴斜面的倾角 ; ⑵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 3) t= v. t( s) 0.0 „ 1.4 „ v( m/s) 0.0 „ 0.7 „ α A B C 1 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 .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 / s的恒定速率运行,传送带的水平部分 AB 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h= (可视为质点 )由 A端被传送到 B端,且传送到 B端时没有被及时取下,行李包从 B端水 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g取 l0m/ s2 (1)若行李包从 B端水平抛出的初速 v= / s,求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飞出的水平距离; (2)若行李包以 v。 = / s 的初速从 A 端向右滑行,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要使它从 B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