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xx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有 92个质子. A、由铀的名称可知,铀属于金属元素,故 说法错误; B、根据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可知,铀的核电荷数为 92,故说法正确; C、根据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可知,铀的核外电子数为 92,故说法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 “g” ,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35,故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主要考查了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要熟悉原子的结构中质子,中子,电子之间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10.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乙表面无明显变化;把甲放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 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除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根据这一规律,根据反应的发生可以判断出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解答】解:由于三种金属只有金属乙不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说明金属乙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把甲投入到丙的硝酸盐溶液中,在甲表面 有丙析出,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丙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甲>丙>乙,所以 C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根据反应的发生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从而加深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11.食醋中含有醋酸( CH3COOH).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醋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醋酸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醋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 2: 1 D. 10%的醋酸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元 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醋酸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14+162=60 ,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B.醋酸是由醋酸分子构成的,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错误; C.醋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之比为( 122 ):( 14 ):( 162 ) ≠1 : 2: 1,故错误; D.设醋酸溶液的质量为 100g,则其中含醋酸的质量为 100g10%=10g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10g =4g,则 10%的醋酸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下列各组物质中,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O2 CH4 H2O CO2 B C Fe2O3 Fe CO2 C CuO HCl CuCl2 H2O D CO2 CaCl2 CaCO3 H2O A. A B. B C. C D. 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氧气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 A、根据二氧化碳不会与氧气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碳和氧化铁高温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碳和二氧化碳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氧化铜和水不会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和氯化钙不会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 A、二氧化碳不会与氧气 反应,故 A错误; B、碳和氧化铁高温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碳和二氧化碳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故 B正确; C、氧化铜和水不会反应,故 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氯化钙不会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的转化关系,然后代入题中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13.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 HCl 依次通过足量的 NaOH溶液和浓硫酸 B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的锌粒,充分反应, 过滤 C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 D KCl MnO2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 A B. B C. C D. 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 CO2和 HCl气体均能与 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 FeSO4溶液和 CuSO4均能与足量的锌粒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 Na2CO3能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 确. 故选: 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g 氯化钠 硝酸钾 110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在 20℃ ~ 30℃ 温度范围内会相交 B.在 20℃ 时,向 68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32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8% C.分别将 20℃ 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至 40℃ ,此时硝酸钾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溶液 D.从含有少量硝酸钾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得到较多的氯化钠晶体,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可以: ① 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 确定物质的溶解性, ②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③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 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在 20℃ ~ 30℃ 温度范围内分别从 36g﹣﹣ 、﹣﹣ ,所以曲线会相交,故 A正确; B、在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所以 68g的变化溶液中含有氯化钠 18g,所以向 68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32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8 %,故 B正确; C、升高温度,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20℃ 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分别将 20℃ 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至 40℃ ,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大于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 C错误;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所以从含有少量硝酸钾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得到较多的氯化钠晶体,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故 D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表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 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将 10g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该变化过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B.煅烧越充分,消耗的盐酸越少 C.共生成 D.共生成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A、根据反应前固体是碳酸钙,反应后的固体是氧化钙进行分析; B、根据碳酸钙、氧化钙和盐酸都会生成氯化钙,然后结合钙元素守 恒进行解答; C、根据碳酸钙、氧化钙和盐酸都会生成氯化钙,然后结合钙元素守恒进行解答; D、根据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解答】解: A、根据 CaCO3 CaO+CO2↑ ,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煅烧后固体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故 A正确; B、碳酸钙、氧化钙和盐酸都会生成氯化钙,然后结合钙元素守恒, 10g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是 4g,所以 Ca﹣﹣﹣﹣ CaCl2, 40 11。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xx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相关推荐
2、苗,白天 15夜间 1012。 适当控制浇水。 三、整地施肥西葫芦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瘠薄的土地也能栽培,但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产品,定植前一般每个种植穴施猪、牛粪 克,复合肥 20 克,过磷酸钙 25 克作基肥。 将肥料与土壤拌匀后即可播种或定植。 四、科学定植西葫芦的栽培密度一般是,株行距 5075 厘米,每亩 1780 株,按行距做垄,垄高 15米,垄上开沟、浇水、坐苗、培土至钵土面即可
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题 1 分 ,共 10 分 ) 21. 在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的板结和盐渍化。 22.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 作 生物学。 23.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24.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5.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26.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一个因素外,其他因素都必须相同的一组实验叫对照实验。
⑥对于外来文化产品,我们既要有开放的胸怀,也要增强自身文化安全意识 A.①②⑤⑥ B.②④⑤ C. ①③④ D.①④⑤⑥ 13.右图反映的是今年春节期间,江苏游客在哈尔滨某野生渔村吃饭被宰事件:单价 389元 /斤的 ,结账时成了 ,两桌饭花了 1万多元,被网友称为“天价鱼”事件。 该游客向有关部门举 报后,相关部门依法予以了查处。 对该事件中经营者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经营者违背诚信守则
2、500 千克。 深翻整平土地后,按大、小行起垄,大行距 90 厘米,小行距 60 厘米,垄高 15 厘米,起垄时可将腐熟的饼肥施于垄底。 当苗高 15 厘米、植株有 5真叶时定植。 定植株距 40米,每 667 平方米栽 2000。 三、加强管理 1、肥水管理:浇足底水,土略松散后即划锄松土促发根,第 1 穗果坐住前要中耕 2,进行蹲苗。 第 1 穗果坐住后及时追肥、浇水,每次每 667
2、45 天,苗 45 片叶时即可定植。 定植前 57 天炼苗,白天 1518,夜间 1012。 适当控制浇水。 整地施肥西葫芦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瘠薄的土地也能栽培,但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产品,定植前一般每个种植穴施猪、牛粪 克,复合肥 20 克,过磷酸钙 25 克作基肥。 将肥料与土壤拌匀后即可播种或定植。 科学定植西葫芦的栽培密度一般是株距 50 厘米,行距 75 厘米,每亩 1780 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