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番茄晚疫病的综合防治内容摘要:

2、度大时,叶片正面和背面的病、健交界处可以看到白色霉状物。 二、发病原因晚疫病菌主要在深冬保护地栽培的番茄和茄果类作物上越冬,也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 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到番茄植株上,从气孔和表皮直接侵入。 保护地昼夜温差大、气温低于 15,湿度高于 85%时容易发病。 连阴雨或多雾天气,栽培上过度密植,氮肥过重,平畦栽培,大水漫灌,也会使病害发生严重。 三、美国四号、天福 501、中蔬系列等。 洁田园,切断病残体组织的越冬途径,合理密植,高垄栽培,控制湿度。 地膜下浇水或采用滴灌。 为降低棚室湿度,天气晴朗的早晨要尽可能早放风,排出湿气。 氮、磷、钾肥均衡使用。 育苗苗床应注意消毒及药剂处理。 防为主。 在发病季节,最好在未发病时喷药预防。 药剂可选用70%达科宁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25%阿米西达悬浮剂 1500 倍液。 发现中心病株后,应立即全面喷药,并及时把病枝、病叶和病果摘除并带出棚外烧毁。 药剂救治可选择 25%阿米西达悬浮剂 1500 倍液控制流行速度,或 68%金雷可分散粒剂 600 倍液或 72%疫霜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等药液进行喷洒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