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茄子灰霉病防治内容摘要:

2、他部位。 通过幼果柱头进行传染,呈浸状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后呈黄褐色,表面产生灰色霉层,在适宜的条件下向果脐扩散。 直接侵染萼片,引起果蒂部腐烂。 果面受病果黏贴而染病,产生黑色颗粒状菌核,以后逐步失水、变色、腐烂。 综合防治茄子灰霉病的控制要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在此前提下,可以从生态及农业栽培措施、化学防治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控制。 生态及农业栽培措施调控:调节温室环境条件。 调节栽培措施来降低温室内叶片和果实的着露量和着露时间,预防灰霉病的发生。 一般采用“上午控温,下午控湿的方法。 机械防治。 在发病初期摘除含有病斑的花瓣、柱头、病果、病叶,防止病原菌进一步扩散到其他部位。 化学防治:上药蘸花:在配好的 2,4D 或防落素的稀释液中加入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然后再进行蘸(喷)花。 药剂防治: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7501000 倍液喷雾,花前期重点喷洒底部叶片及地面,花期重点喷洒花和幼果;或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喷雾,或 28%百?霉威可湿性粉剂 400500 倍液喷雾,或 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喷雾,或 40%嘧霉胺悬浮剂 8001200 倍液喷雾,或 15%多腐烟剂或 20%百?腐烟剂在发病初期开始施药。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