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xx届高考生物二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 1)产前诊断: 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解答】 解: A、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A 正确; B、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检测等, B 正确; C、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需要在随机的人群中调查, C 错误; D、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 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人类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概念、 类型及特点,掌握监测和预防人类遗传病的措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须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统计的方法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研究蝾螈细胞核功能的实验中,须将其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 【考点】 99: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2J:细胞核的功能; F3:估算种群密 度的方法; F9: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分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 ( 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 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 → 固定 → 解离 → 漂洗 → 染色 → 制片. ( 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 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溶液(解离).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研究,在丰富度统计时采用有两种统计法: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解答】 解: A、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须将大蒜根尖低温处理后再制成装片, A 错误;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统计的方法通常采用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B 错误; C、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舍弃所得数据, C 错误; D、研究细胞核的功能实验自变量为是否存在细胞核,所以可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 ,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满分 39 分) 7.( 10 分)( 2017•太原二模)下面两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实验数据曲线和装置图.以测定 CO2 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 1 所示.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 ( 1)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的 CO2在 叶绿体基质 (具体场所)参与反应,而在黑暗条件下 CO2 由 线粒体基质(或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具体场所)释放. ( 2)光照相同时间 25 ℃ 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 3)温度由 25℃ 上升到 30℃ 的过程中,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在 增加 ( “增多 ”或 “减少 ”). ( 4)若用图 2 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且测量指标为装置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该装置需要进行适当修改,在装置内的具体修改措施是 将小烧杯中的蒸馏水换成 CO2缓冲液或碳酸氢钠溶液 ,为使测得的 O2变化量更精确,在图 2 装置拧紧的阀门上还应采用 凡士林 措施;再设置 对照 装置,在设置装置的容器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 和甲组植物大小相同的死的植物幼苗和等量 CO2缓冲液(或等量碳酸氢钠溶液) . 【考点】 3L: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3O: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 解此题首先要明确下列几个等式: ① 总光合作用 =净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②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合成的有机物 =积累有机物 +消耗的有机物(呼吸作用), ③ 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 =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 +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 据图表所示,虚线表示光合作用净积累有机物的量,实线表示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因此总光合作用 =制造的有机物 =虚线量 +实线量.图中纵坐标的生物学意义是二氧化碳吸收量(植物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植物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植物在黑暗条件下,只进行呼吸作用,故黑暗条件下 CO2 的释放量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在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故光照条件下测得的CO2吸收量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 【解答】 解:( 1)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的 CO2在叶绿体基质参与反应,而黑暗条件下 CO2 由呼吸作用产生,即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H],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 2)由曲线图可以看出, 25℃ 时产生的有机物的量是最多的,是最适合植物生存的. ( 3)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光 合作用总量 =净光合作用速率 +呼吸作用速率,根据曲线图中的数据可知, 25℃ 时总光合速率 =+=6; 30℃ 时总光合速率=+3=,故温度在 25~ 30℃ 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增加. ( 4)若用图示 2 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且测量指标为装置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该装置需要进行适当修改,将小烧杯中的蒸馏水换成CO2 缓冲液或碳酸氢钠溶液,以稳定二氧化碳的浓度,为使测得的 O2 变化量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死的植物幼苗和 CO2缓冲液,以消除偶 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故答案为: ( 1)叶绿体基质 线粒体基质(或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 2) 25℃ ( 3)增加 ( 4)将小烧杯中的蒸馏水换成 CO2 缓冲液或碳酸氢钠溶液 凡士林 对照 和甲组植物大小相同的死的植物幼苗和等量 CO2 缓冲液(或等量碳酸氢钠溶液) 【点评】 本题通过实验装置和曲线图考查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测定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生 要能够明确图中虚线表示净光合作用,实线表示呼吸作用,然后根据实际光合速率 =净光合 速率 +呼吸速率进行相关计算. 8.( 12 分)( 2017•太原二模)请根据下面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图示回答: ( 1)图甲经 ①~⑦ 过程形成的细胞不同,根本原因是 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 2)图甲经 ①~⑦ 过程形成的细胞中具有识别抗原。山西省太原市20xx届高考生物二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山西省孝义市20xx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琪桫, 若 ()10h = , 且函数 ()hx在 区间 ( )0,1 内 有零点,求 a 的取值范围 . 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以原点 O 为 极点, x 轴 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 1C 的 极坐标方程为 2 2 2 s in 2 04pr r q骣琪 =琪桫, 曲线 2C 的 极坐标方程为( )4 Rpqr=?, 1C 与 2C 相 交于 ,AB两点 . (1)把
山西省孝义市20xx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拉伸橡皮条 ,以下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 (2)以下观点对减小实验误差 有益的说法是 (填字母代号 )。 、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900角 ,以便算出合力大小 ,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 14.( 11 分) 某同学设计用伏安法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电阻 r。 除待测干电池外 ,实验室可供选择的主要器材有 : 电压表 V(量程 1V,内阻未知);电流表 A(量程
山西省太原市20xx届高三模拟考试一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示意高原夏菜主要种植区的分布、海拔与降水状况。 ( 1)与长江三角洲相比,说明兰州有利于高原夏菜生长的气候条件。 ( 6分) ( 2) 试分析兰州在 15003000米的山坡上阶梯状种植高原夏菜的原因。 ( 8分) ( 3)说明兰州高原夏菜能够占领南方市场的主要原因。 ( 4分) ( 4)请为兰州高原夏菜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 6分) 37.(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