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xx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会妨碍赏罚的劝禁作用的发挥;他主张“赏誉同轨,非诛俱行”。 韩非子还提出:“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 ” —— 摘编自《法家的法律思想研究》 材料二 晚清形式主义法治观认为:儒家之人治主义不切实用,其立论根据也多不合逻辑,以视法家理论之精密,步步踏实切近人事者,诚不可以道里计。 “上下吾国历史数千年间,其足 以称大政治家者未有不足法治之精神也’’,所以,管 仲、商鞅,尤其是韩非子等人的法律理论皆被冠以“法治”之名进行探讨。 实质意义的法治观则认为,所谓法治国,并不仅是以法律来治国,而是看重人民权利,专制时代不承认人民有人格,更不承认人格上有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 一摘编自《中国近代法治理论的形成及演变》 (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韩非子法律思想的贡献。 ( 6 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晚清形式主义法治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12 分 ) (3)概括材料二中“实质意义的法治观’’,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 ( 7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 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范畴,且不同时代有看不同的历史特征。 目前学术上认为经济全球化最初发端于 15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 15 世纪以前’东西方社会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形成复杂的社会分工,因而也不可能在大的范围内形成持久的经济和文化交往。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 —— 摘编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研究》 上图反映的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及史实。 请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阐述你对该论题的理解。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44.[历史 —— 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 材料 元朝末期,阶级矛盾和蒙汉民族矛盾尖锐。 元顺帝即位后,驱逐权臣伯颜,任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开始了“至正更化”。 脱脱上任不久,宣布恢复科举,对汉人择优 录取。 在宣文阁内重开经筵,当时的经筵基本上是“与时政得失有当匡救者,未尝缄默”。 至正五年,元顺帝特诏命 24 名官员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