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xx_20xx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答案 D中 MnO4﹣ 显紫色; A中 Cu2+显蓝色,均不符合题意, A、 D错误; B.中 CO32﹣ 与氢离子不能共存; B错误; C.正确;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考察;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稀盐酸滴在铜片上: Cu+2H+═Cu 2++H2↑ 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 : MgO+2H+═Mg 2++H2O C. 石灰石上滴加稀醋酸 : CaCO3+2H+═Ca 2++H2O+CO2↑ 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Ag+═Cu 2++Ag 【答案】 B 【解析】 试题解析: A.稀盐酸与铜不反应, A错误; B.氧化镁为固体不拆,稀盐酸为强酸能拆, B.正确; C.稀醋酸为弱酸,不能拆; C错误; D。 电荷不守恒; D错误; 考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考察; 13. amol H2SO4中含有 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A.( ) mol﹣ 1 B.() mol﹣ 1 C.() mol﹣ 1 D.( ) mol﹣ 1 【答案】 A 【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公式: a4N A=b。 NA=b/4a。 A正确; 考点:考察有关物质的计算。 14.如图装置用来检验氯气的部分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 A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汽 B.该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C.装置 C中发生反应为 Cl2+2NaOH=NaCl+NaClO+H2O D.装置 B的现象是干燥处布条褪色,湿润处布条不褪色 【答案】 D 【解析】 试题解析: A.氯气中的水蒸汽可以用浓硫酸来干燥; A正确; B.氯气有毒,该 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B正确; C.多余的氯气必须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l2+2NaOH=NaCl+NaClO+H2O; C正确; D.干燥布条遇到干燥的氯气不褪色,没有次氯酸产生;D错误; 考点:氯气相关性质考察; 15.把 V L含有 MgSO4和 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 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 A. mol•L﹣ 1 B. 2baV mol•L﹣ 1 C. mol•L﹣ 1 D. mol•L﹣ 1 【答案】 D 【解析】 试题解析: 2Na OH + MgSO4=Mg(OH)2↓+ Na 2SO4加入含 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根据方程式中关系:硫酸镁的量为 mol;混合液中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加入含 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 SO42+Ba2+=BaSO4↓ ;根据方程式中关系,硫酸根离子 总量为 b mol; K2SO4中 SO24的量为 mol, K+的量为 2ba;浓度为( 2ba) /V mol•L﹣ 1 考点:有关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16.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D.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 【答案】 B 考点:有关氧化物概念的考察; 17.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 H++OH﹣ =H2O来表示的是( ) A.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硫 酸和氢氧化钡溶液 C.盐酸和氢氧化铜 D.稀硝酸和氨水混合 【答案】 A 【解析】 试题解析: A.硫酸为强酸,能拆出离子,氢氧化钠为强碱,能拆出离子;满足条件; A正确; B.硫酸和氢氧化钡都能拆成离子,除生成水外,还有硫酸钡沉淀;不符合题意; B错误; C.氢氧化铜为弱电解质,不能拆成离子; C错误; D 氨水为弱碱,不能拆; 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