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xx-20xx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选项中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1 1901 年 11 月 7 日,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 .在北京病死。 这 “ 最后一个 ” 条约是指 ( ) A. 《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 二十一 条 ”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中国近代史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相关内容。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李鸿章签订最后一个条约的时间是 1901年 11 月。 题文选项中 1901 年签订的是《辛丑条约》,《南京条约》签约时间是 1842年,《马关条约》是 1895年,二十一条是 1915年。 选项中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侵略和反抗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八年级( 2)班同学学习了《鸦片战争》一课后,就 “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进程 ” 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四种观点,其中最有力的依据是 ( )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丧失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C.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内容。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进程,主要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选项中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1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 “ 通 商战争 ” ,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 这种观点: ( ) ① 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 道出了战争的实质 ③ 为英国的殖民侵略辩护 ④ 正确而全面地认识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A.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内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以走私鸦片被禁止为借口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 “ 通商战争 ” ,这是没有做出公允评价,掩 盖其侵略本质的表现。 选项中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1 1843年 ,一位一直生活在香港岛的当地商人会经历到的新情况是 ( ) A.交纳进出口商品关税给英国政府 B.到北京英国大使馆办理出国护照 C.广州地方当局欢迎他在广州投资设厂 D可以与英国人查理结伴去重庆经商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内容。 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1843 年 ”。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 ,因此交纳进出口商品关税给英国政府。 选项中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 谁令你威风扫地 ,谁令这火光 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怒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夺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期传万纪,不想终是这田地,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 请你根据歌词判断,上述歌曲应是 ( ) A.《火烧圆明园》 B.《我的中国心》 C.《龙的传人》 D.《万里长城永不倒》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知识内容。 题干提供了关健信息 “ 火光四起 ”。 结合课本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火烧清朝皇家 园林 圆明园。 选项中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侵略与反 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2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 这两则材料都 ( ) 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 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内容。 分析题干,第一句诗词 歌颂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 第二句是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挽联。 两则材料中涉及到历史人物都是在近代史中抗击列强侵略的民族英雄。 选项中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侵略与反抗 收复新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侵略与反抗 甲午中日战争 2有人说: “ 晚清政府就是一棵 结满果实的大 树,英法联军使劲的摇晃这棵 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给拾走了。 ” 据所学知识分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 “ 另一个人 ” 最有可能指的是 ( ) A.日本 B.俄国 C.美国 D.德国 【答案】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侵略与反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2 “ 历史的史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 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 —— 毛泽东。 ” 下列哪一场战争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山东省滨州市20xx-20xx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相关推荐
治疗重症肌无力重度患者常采用胸腺切除法。 胸腺切除法不能抑制 ,关键是保证取样的随机性。 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改变人类的饮食结构可以有效的缓解粮食危机。 若人类获取植物性食物与(草食 )动物性食物的比例由 1:1改为 3:1,地球供养的人口最多可达到原来的 倍 倍 倍 倍 ,我国北方的雾霾天气越来越多,雾霾中含有大最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灰尘、细菌及病毒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公爵是比王爵低一级的爵位,分为国公、郡公和县公。 文中牛仙客被封为陇西县公的爵位。 , 宗庙 , 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 场所。 社,古代指土神和祭祀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 庙社,用以指代国家和政权。 , 东汉称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司,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 , 主 管 刑狱。 武则天当政 后 , 改为以 尚书刑部、 御史台 、大理寺 杂按为三司。 ,正确的一项是 A. 是时
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 A 【解析】 A.二氧化碳气体属于酸性气体,氧气属于中性气体都能用浓 H2SO4干燥。 故 A正确。 B. Na2CO3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NaNO3 溶液不可。 故 B错误。 C. 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但可做保护气的不一定是稀有气体。 故 C错误。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故 D错误。 1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纬度 B.季风 C.地形 D.洋流 11.如果该日吹两南风,则甲、乙两地的海拔比较是 A.甲地高于乙地 B.乙地高于甲地 C.两地一样高 D.无法确定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1 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36题~第 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12题~第 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24 分) 格什姆岛面积
via. B. Jazz chip is found inside the prodigy. C. To educate a jazz prodigy in successful ways. D. Bolivia’ s jazz prodigy performs different songs. 29.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Jose Andre from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