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化科普内容摘要:
1石化科普 大亚湾石化区石油化工科普知识( 石化区企业专职消防队轮训专用 )目 录1. 油化工生产的主要特点2. 石油化工产品同人民生活的关系3. 业安全设施、环保设施较为完善,格执行国家法规、政府监管力度大、资金投入大的园区4. 什么一些烟囱常常冒白烟,什么在三棵树大屏幕上显示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数据指标合格 ,化区的生产废水排入大亚湾 , 会对大亚湾的水质和水产资源有影响吗5. 010年 “ 011年 “ 012年 “ 014年 “ 灾事故现场救援指挥6. 亚湾石化区的建设目标1、么是石油化工石油化工产业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 , 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 石油经过炼制加工 , 生产汽油 、 柴油 、煤油 、 润滑油及提供石油化工 ( 乙烯 )生产原料。 石油化工生产的第一步是将炼油产出的轻质油 ( 石脑油 、 重柴油等 ) 和气体 ( 丙烷 、 液化石油气等 ) 进行裂解 ,生成以乙烯 、 丙烯 、 丁二烯 、 苯 、 甲苯 、 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 ( 约 200种 ) 及合成材料( 合成树脂 、 合成纤维 、 合成橡胶 )。 1、油化工生产的主要特点生产条件 :高温、低温、高压、真空生产物料 :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 :密闭、连续生产系统,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氩酯纤维(氩纶)聚酯纤维(涤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医药(西药,胶囊) 农药、化肥 食品添加剂 (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合成树脂 (塑料 ):门窗、灯具、电视、冰箱、电脑、整体橱柜等的外壳,内胆 粘合剂(家具) 涂料(乳胶漆,墙面漆)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的组成部件(塑料,轮胎) 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3、炼油和乙烯裂解厂的产品和副产品为原料 , 实行管道隔墙互供 、 综合利用 , 供园区中下游企业生产基础化工产品。 区内企业原料互供降低了危险化学品的运输风险 , 同时减少了企业内部储存危化品数量和减少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数量或降低了危险源等级。 园区有较为充足的生产原料供应 , 为入园企业创造了原料供应的投资环境 , 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3、大亚湾石化区基本情况中海油惠炼和中海壳牌生产的基础化工原料乙烯 、 丙烯 、 丁烯 、 丁二烯 、 异丁烯 、苯 、 甲苯 、 二甲苯等供给下游装置和下游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企业生产相应产品 ,初步形成了烯烃 、 芳烃产业链。 石化夜景芳烃抽提石油炼制(中海惠炼)乙烯裂解(中海壳牌)分馏精制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异丁烯苯甲苯二甲苯合成 /聚合中海壳牌 : 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多元醇、环氧乙烷中海炼化: 汽油、柴油、航煤、石油焦、芳烃、乙烯料惠菱化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普利司通 :丁苯橡胶 丁苯热塑橡胶 苯酚丙酮、双酚 二甲苯、重芳烃、煅后焦、润滑油、丙烯酸及酯、苯酐仁信化工: 聚苯乙烯中海乐金 : 不饱和聚酯凯美特 :食品级二氧化碳智盛 :表面活性剂科莱恩 :表面活性剂中创化工 :醋酸仲丁酯宙邦化工 :锂电池电解液兴达石化: 发泡聚苯乙烯 丁苯胶乳产业链示意图3、大亚湾石化区的基本情况3、险化学品企业高度集中的园区 大亚湾经济技木开发区共有危险化学品生产 、 使用和储存经营企业 89家 , 其中生产企业 27家 、 使用企业 7家 、 储存经营企业 55。 涉及危险物质总共 150多种。 使用、生产危险化学品企业储存、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企业3、大亚湾石化区基本情况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 “ 两重点一重大 ” 的规定 ,园区内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共有 32种 , 由 33家企业拥有;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共有 7种 , 由 19家企业拥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的企业总共 36家 , 其中:一级重大危险源 19家 , 二级 4家 , 三级 9家 , 四级 4家。 3、大亚湾石化区基本情况危险化学品 :是指具有毒害 、 腐蚀 、 爆炸 、 燃烧 、 助燃等性质 , 对人体 、 设施 、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我国 危险化学品目录 (2015) 中列出的危险化学品共有 2828种。 常见 、 常用的汽油 、 石油液化气 、 天然气 、 酒精等都是危险化学品。 只要正确地了解了危险化学品的特性 、 储存要求 、使用方法 , 就可以化危险为安全。 3、业安全设施 、 环保设施较为完善 , 自动化控制水平较高的园区所谓安全设施是指预防事敀发生的设施 ( 如各类工艺参数检测仪表仪器 、 报警设施等 )。 控制事敀漫延的设施 ( 如紧急切断设施 、 自动联锁系统 、 泄压设施 、 紧急停车系统等 )。 减少不消除事敀影响的设施 ( 如阻火器 、 水幕 、防爆设施 、 消防设施等 )。 3、大亚湾石化区基本情况所谓环保设施是指在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固物按照国家法规、标准进行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处理设施。 其中,废水处理除惠炼和中海壳牌有各自的污水处理场外,其余企业均经自行预处理后,送园区清源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 3、大亚湾石化区基本情况各企业均按 “ 三同时 ” ( 与生产 、 储存装置同时设计 、 同时施工建设 、 同时使用 ) 的要求和按国家安监总局 、 环保部的具体规定 , 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安全设施 、 环保设施。 作为既是环保设施又是安全设施的火炬系统和焚烧系统设置较为完善。 设置高架火炬的 3家:惠炼 、中海壳牌和李长荣橡胶。 设置地面火炬的有 5家:惠菱化成 、 中信化工 、 中创化工 、 普利司通和海能发四厂。 设置废液焚烧装置的有 2家:中海壳牌和海能发五厂。 设置废气焚烧装置的有 3家:海能发五厂 、 巴斯夫胶乳和可隆化工。 设置废固焚烧装置的有中海壳牌 1家。 焚烧装置通过 8501100 的高温将危险废气 、 废液 、 废固物焚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排出。 3、大亚湾石化区基本情况园区内的企业多数为工艺技术先进 、自动化控制水平高 、 生产规范较大的现代化工厂。 3、用工程一体化的园区 水 、 电 、 汽 、 工业气体 、 公用管廊等公共设施由园区相关企业统一提供。 集中污水处理集中供电集中储存输送集中供热集中供水3、大亚湾石化区基本情况公用设施布局合理 , 码头和仓储企业为园区中 、小型生产企业提供装卸 、 仓储服务 , 优化了企业的生产环境。 大亚湾石化区公用液体化工管廊长 液体化工管道约 70公里。 公用热力管廊 3公里 , 热力管道约 12公里。 大亚湾石化区现有各类专用和公用码共计14座。 荃湾港区 5座:集装箱码头、大港石化码头、泽华油气码头、港业油气码头、散货码头。 东联港区 6座:惠炼成品油码头、中海壳牌化工品码头、大件码头、欧德液体化工码头、国华煤码头、海能发固体码头。 马鞭洲港区 3座:华德码头、中海壳牌码头、惠炼码头。 石化产业区仓储企业 2家:欧德油储、美誉仓储;荃湾仓储区 11家,在营 10家。 3、格贯彻执行国家法规,政府监管力度大、资金投入大的园区管委会及区安委办严格按照国务院、国务院安委办的文件要求,以多种方式贯彻执行,加强监管、联合执法、综合治理,提升企业和园区的本质安全水平。 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关于“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监控设施设置的一系列文件规定,检查并督促尚不完善的个别企业按期完善监控设施建设。 3、大亚湾石化区基本情况实行日常执法检查和组织与家排查隐患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 管委会已连续四年拨款支持组织省内外的各与业与家,对全部危化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帮助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大亚湾石化区基本情况通过多种形式的专家讲座,宣贯法规并组织先进企业介绍经验,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 专家讲座宣贯安全法规3、大亚湾石化区基本情况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高规格的园区环境监测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位于大亚湾石化区中部的消防特勤中队环保监测机构定期监测大气、水体和土壤大气特征因子监测系统陆续建成三座 , 全天候自动监测石化区 2种石化特征因子。 在线监测管控体系2009年开始推广 , 已完成企业排污口 、 污水处理厂和排海泵站共三级的在线监测管控体系。 随时显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 、 苯 、 甲苯 、苯乙烯等石化特征因子浓度。 环境监测中心2011年 11月成立 ,主要功能为环境监测监控 、 环境监管和环境宣传教育等。 应急响应指挥中心2010年 10月正式启动,标志着石化区安全保障网已基本构成。 高规格的环保监测系统和安全保障网高效率消防应急系统投资建立专业消防队伍政府投入建立区消防中队、石化区消防特勤中队、荃湾港区消防中队;企业投入建立中海壳牌、中海炼油、中海能发、华德、普利司通、国华电厂六支企业专职消防队。 着力整合消防力量签订联防协议: 石化区、惠州港油气库区内所有企业均签订相应的联防协议。 整合消防队伍: 设立“惠州大亚湾开发区消防指导中心”,整合大亚湾企业专职消防力量,实现“五个统一”,专职消防队整合后实施准军事化管理。 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应急演练Ø每月开展 1次专项应急预案演练;Ø每年组织 1消防部门、各专职消防队以及其他部门也经常组织开展综合演练。 预案编制Ø重新修编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Ø编制大亚湾区主要应急预案操作指南、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Ø石化区各企业均编制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定期开展演练。 大力推进石化区消防管网改造、事故应急池和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惠州基地项目投资约 涵盖石化区的危险化学品。1石化科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