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xx_20xx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已知 重力加速度 g),只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能够算出楼房的高度( ) A.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 B. 石子落地前的瞬时速度 C. 石子下落后在第一秒内通过的位移 D.石块落地前通过最后 1m位移的时间 【答案】 AB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自由落体的位移时间公式 212h gt知,知道下落的总时间,可以求出下落的高度,故 A正确; 知道石子的落地速度,根据 2 2v gh 可求出楼的高度,故 B正确;石子下落后第一秒内通过的位移 为 2211 1 0 1 522h g t m    ,与运动总时间无关,所以无法求出楼的高度,故 C错误;已知石块通过最后 1m 位移的时间,根据 20 12x v t gt,求出最后 1m 内的初速度,根据0v v gt,求出落地的速度大小,再根据 2 2v gh ,求出下落的高度.故 D正确.故 ABD正确, C错误。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考查;关键是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加速度为 g的匀加 速运动;解题时要正确选择研究过程,灵活选择物理规律列出方程进行解答;此题是中等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基本规律的掌握及运用能力 . x与时间 t的关系式为 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制单位),则该质点( ) A.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5m/s B.任意 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2m/s C.任意相邻的 1s内的位移差都是 1m D.前 2s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 【答案】 AB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平均速度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平均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位移表达式得出质点在第 2s 内的位 移和前 2s内的位移,从而得出前 2s内的平均速度.根据加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任意 1s内的速度增加量,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任意相邻 1s内的位移之差。 ,先后经过 A、 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 v和 7v,通过 A、 B段的时间是 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经过 A、 B中点的速度是 4v B.经过 A、 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 4v C.前 2t 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 2t 时间通过的位移少 6vt D.前 2x 位移所需的时间是后 2x 位移所需时间的 2倍 【答案】 BD 【解析】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中间位移的速度、平均速度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中间位移的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系。 中点的速度可以根据公式速度位移公式去求,匀变速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出两段时间内的位移.求出中间位置的速度,然后通过速度时间公式求解。 ,质量 为 m2的木块在质量为 m1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 F的作用而向右滑动, 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问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2,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 μ 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 μ 2m2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μ 1( m2+m1) g C.当 Fμ 1( m2+m1) g时,长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 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答案】 AD 【解析】 试题分析: 以木板为研究对象,木板水平方向两个力: m2 给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1=μ 2m2g和地面向左的静摩擦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