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薪菇袋料栽培可高产内容摘要:

1、薪菇学名杨柳菇,又叫茶树菇、茶菇,单生、双生或丛生,盖肥柄脆,鲜食清脆爽口,味道鲜美。 烤制干菇更是风味独特,清香浓郁,味美香甜,是民间婚庆和佳节宴席上深受欢迎的山珍。 它适于周年生产供应市场,它在降低胆固醇,利尿、健脾,治疗小儿低热、尿床等具有独特疗效。 它是近年推出的高产、抗杂、形美、广温、优质最新高产菌株,其中“茶薪菇 9 号”出菇 1235,转化率达 100%以上,稳定高产。 是茶菇换代品种。 其栽培技术如下:1、季节选择。 茶薪菇生长温度范围较广,菌丝在 834均能生长,但以2226为宜;子实体分化温度为 1332,最适 2028。 根据茶薪菇的温度特性,北方地区可在春秋栽培,南方省区可以常年栽培 2、。 但要掌握好“两条杠杆”:一是接种后 4050 天内,当地气温不超过 32;二是从接种日起,往后推 60 天进入出菇期,当地气温不超过 30,不低于 15。 2、栽培方式。 采用袋料室内层架栽培,也可在野外香菇棚夏季休闲期套栽。 通过栽培袋解口增氧,促进出菇潮次,提高出菇率,这是目前栽培茶薪菇的一种新技术。 3、培养基配方。 阔叶树木屑及棉子壳等均可作培养料,生物学特性表明,茶薪菇生长需要丰富的氮源,因此,培养料中需加一定量的麦麸及玉米粉。 4、配方比例。 木屑培养基(木屑 73%、棉子壳 10%、麦麸皮 15%、石灰粉 2%),棉子壳培养基(棉子壳 73%、木屑 10%、麸皮 10%、石灰粉 2%)。 5、 3、菌袋生产。 采用 15 厘米30 厘米聚乙烯塑料袋,培养料混均调含水量至 60%左右,每袋装干料 250300 克(湿重 500600 克),袋口可不用颈圈,将袋口端下折即可,或用扎口绳绑好袋口。 常压灭菌,温度达 100,保持 15 小时左右。 6、出菇管理。 接种后置于 2028下培养 4060 天。 菌丝发满袋后,料面逐渐分泌黄水,开始出现褐色斑块。 此时要搬入菇房,解开袋口,增加菇房温度。 约 15 天左右出现原基,在空间早晚喷水 1 次,保持相对湿度在 85%左右,并加强通风、散射光,促进子实体健壮生长,加深色泽,提高商品率。 7、病虫害防治。 选用菌丝生长旺盛的菌种,提高自身抗逆能力;菌袋入棚前要剔除被杂菌污染的部分,单独出菇,防止交叉侵染;菇棚要经严格彻底消毒处理;出菇管理期要努力创造适宜菇体生长的环境条件,保持子实体的生长优势,增强自身免疫力;出菇期禁用有毒农药,以免影响食品安全。 8、采收加工。 茶薪菇子实体易脱落,潮次不明显,采收要适时,不可过熟,以免影响品质。 成熟是以菌膜未破为标准,采后仍需加强光照和温度管理,促使再生二潮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