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薪菇袋料栽培可高产内容摘要:
1、薪菇学名杨柳菇,又叫茶树菇、茶菇,单生、双生或丛生,盖肥柄脆,鲜食清脆爽口,味道鲜美。 烤制干菇更是风味独特,清香浓郁,味美香甜,是民间婚庆和佳节宴席上深受欢迎的山珍。 它适于周年生产供应市场,它在降低胆固醇,利尿、健脾,治疗小儿低热、尿床等具有独特疗效。 它是近年推出的高产、抗杂、形美、广温、优质最新高产菌株,其中“茶薪菇 9 号”出菇 1235,转化率达 100%以上,稳定高产。 是茶菇换代品种。 其栽培技术如下:1、季节选择。 茶薪菇生长温度范围较广,菌丝在 834均能生长,但以2226为宜;子实体分化温度为 1332,最适 2028。 根据茶薪菇的温度特性,北方地区可在春秋栽培,南方省区可以常年栽培 2、。 但要掌握好“两条杠杆”:一是接种后 4050 天内,当地气温不超过 32;二是从接种日起,往后推 60 天进入出菇期,当地气温不超过 30,不低于 15。 2、栽培方式。 采用袋料室内层架栽培,也可在野外香菇棚夏季休闲期套栽。 通过栽培袋解口增氧,促进出菇潮次,提高出菇率,这是目前栽培茶薪菇的一种新技术。 3、培养基配方。 阔叶树木屑及棉子壳等均可作培养料,生物学特性表明,茶薪菇生长需要丰富的氮源,因此,培养料中需加一定量的麦麸及玉米粉。 4、配方比例。 木屑培养基(木屑 73%、棉子壳 10%、麦麸皮 15%、石灰粉 2%),棉子壳培养基(棉子壳 73%、木屑 10%、麸皮 10%、石灰粉 2%)。 5、 3、菌袋生产。 采用 15 厘米30 厘米聚乙烯塑料袋,培养料混均调含水量至 60%左右,每袋装干料 250300 克(湿重 500600 克),袋口可不用颈圈,将袋口端下折即可,或用扎口绳绑好袋口。 常压灭菌,温度达 100,保持 15 小时左右。 6、出菇管理。 接种后置于 2028下培养 4060 天。 菌丝发满袋后,料面逐渐分泌黄水,开始出现褐色斑块。 此时要搬入菇房,解开袋口,增加菇房温度。 约 15 天左右出现原基,在空间早晚喷水 1 次,保持相对湿度在 85%左右,并加强通风、散射光,促进子实体健壮生长,加深色泽,提高商品率。 7、病虫害防治。 选用菌丝生长旺盛的菌种,提高自身抗逆能力;菌袋入棚前要剔除被杂菌污染的部分,单独出菇,防止交叉侵染;菇棚要经严格彻底消毒处理;出菇管理期要努力创造适宜菇体生长的环境条件,保持子实体的生长优势,增强自身免疫力;出菇期禁用有毒农药,以免影响食品安全。 8、采收加工。 茶薪菇子实体易脱落,潮次不明显,采收要适时,不可过熟,以免影响品质。 成熟是以菌膜未破为标准,采后仍需加强光照和温度管理,促使再生二潮菇。 专利查询。茶薪菇袋料栽培可高产
相关推荐
(选填“金属”或 “无机非金属”)材料。 ( 2)工人给大桥钢铁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 和 发生反应而生锈。 ( 3)大桥施工过程中用乙炔( C2H2)燃烧的火焰来焊接金属,乙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炔燃烧时将 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 4)大桥的建成,把隔海相望的泉州环湾城市群连成一片,驱车跨跃泉州湾只需 8分钟,有利于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
g的物体乙相连,轻绳 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θ=37176。 ,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乙物体与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 μ= ,(已知 sin37176。 = , cos37176。 = , tan37176。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g取 10m/s2.) 求:( 1)轻绳 OA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 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方向如何。 ( 3)要使乙物体保持静止
2、应做到分批勤采,可随芽叶带走大量的卵和低龄若虫,是防治该虫经济有效的方法。 对百叶虫数在 6 头以上的茶园,应抢晴天施药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绿浪乳油 60 毫升/亩。 据妙高庄山茶场反映,使用绿浪乳油 60 毫升/亩兑水 50 公斤喷雾,边喷虫边死,击倒能力特强,药后三天茶园无虫害,由于绿浪是纯植物杀虫剂,无公害,无抗药性问题,对该县因长期使用吡虫啉类农药而无法控制虫害的茶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A=pB. 故选 D. 【点评 】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得出体积关系和深度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9.刻度尺、温度计、弹簧秤、电压表是我们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仪器.下面四副图表示的是一些同学对这四种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 A. 观察被测物体的长度 B. 测量水的温度 C. 直接用此弹簧秤测力的大小 D. 测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 【考点】 长度的测量
( 6) K过程的实施首先要 ,之后要加 等试剂诱导融合。 ( 7)假设植物细胞 A是四倍体,植物细胞 B是二倍体,则分化出的幼苗是 倍体。 2.(每空 2分) 某昆虫的翅型受等位基因 A、 a控制。 AA表现为长翅, Aa表现为中翅、 aa表现为无翅;翅的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 B、 b控制,含 B基因的昆虫表现为灰翅,其余表现为白翅。 A、 a和 B、 b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