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加工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垄面宽 5060 厘米,垄沟宽 5060 厘米,开沟起垄覆膜一条龙作业,严格保墒。 墒情不足时,沟灌 1 次,灌匀灌透。 三、测土配方农技人员免费为农户取土、化验、配方、发卡,农民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卡的指导购买生产所需肥料,进行较合理的配合使用。 根据加工辣椒的需肥特点,确定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要求每 667 平方米施用有机肥 2000 千克以上、磷酸二铵 20 千克、硫酸钾 10 千克作基肥,以后结合灌水,根据植株生长和土壤肥力状况,每 667 平方米追施尿素或复合肥 23 次,每次 1015 千克,同时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 23 次叶面追肥。 四、育苗移栽采用钵盘育苗或直播育苗,2 月初扣大棚 3、,2 月中下旬播种,苗龄 50 天左右,810 片真叶,现蕾,苗高 1520 厘米,4 月下旬至 5 月初定植,株行距202560 厘米,每 667 平方米保苗 5500 株。 定植后浇水,35 天再浇 1 次缓苗水,一周后辣椒苗恢复生长,定植成活率达 95%以上。 五、滴灌配套辣椒虽喜肥水,但忌涝。 膜下滴灌以水浸润根层满足辣椒生长需要,避免了大水漫灌造成的辣椒死亡和病害的传播蔓延,而且肥料溶解后随水追施,即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又有利于平衡施肥技术的实施。 加工辣椒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后,病害发生少、生长更健壮。 据调查,比常规灌溉技术每 667 平方米增产干椒 50 千克以上,节水 200300 立方米。 六、病虫害防治辣椒属易感病作物,连续多年的种植导致土壤中带有大量的病菌,管理措施不当、气候反常很容易造成根腐病、疫病、病毒病的大发生。 因此,重视加工辣椒病害的预防和防治。 轮作倒茬,采用宽膜深沟高垄和膜下滴灌技术,同时在辣椒生产田中设病虫定位监测点,早发现、早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