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莴笋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2、、霜霉病该病是当前莴笋生产上一大主要病害,主要侵染叶片,幼苗发病后变黄枯死,成株期发病,叶片自下而上发病。 初期叶上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色霉状物,有时霉层可蔓延到叶子的正面。 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并连接成片,致全叶干枯,有时病菌能侵染到茎部,引起茎部变黑。 防治方法选用 72%杜帮克露 600800 倍液或 58%的甲霜灵锰锌 500 倍液喷雾,710 天一次,注意要交替用药。 三、病毒病苗期与成株期都可发病,表现为花叶、畸形、黄花、矮缩、坏死等多种症状,病株发育不良,严重降低产量和品质。 叶片表现为叶色淡浓相间的斑驳,出现明脉、斑点和花叶症状,病叶皱缩,叶缘不整齐或发生缺 3、刻,有不同程度的矮化,有时叶片上出现黄色和褐色坏死的斑点或细脉变褐。 防治方法在播种前用温汤浸种法或磷酸三钠对种子处理,此外还可选用病毒a、植病灵配对绿风 95 或芸薹素等植物调节剂,增强植株的抗性。 四、菌核病多从茎基部发病,并逐渐向上向下扩延,引起表皮腐烂。 病斑表面有棉絮状菌丝,内有黑色鼠粪状菌核,病株上部很快萎蔫死亡。 经风雨传播,病菌从植株衰老部位侵入。 低温潮湿、密度大,可促进发病。 防治方法选用 50%的速可灵 1500 倍液或 40%菌核净 10001500 倍液喷雾。 五、抽薹表现为茎秆细长,叶片节间拉长,叶片薄而小,外皮厚而肉少,食用价值不高。 产生原因一是肥料供应不足,尤其是底肥不足,抑制了肉质茎的膨大。 二是水分供应不足。 另外气温过高等因素,也容易导致抽薹。 防治方法:施足底肥,水肥管理要适当,育苗期要掌握适宜的温度。 专利查询。春莴笋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相关推荐
The training improves pupils’ performance by helping them stay calm and deal with stress. It is being introduced into three schools run by Bright Futures Educational Trust in Manchester. The training
8种 7种 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 21.( 13分)下表是真核细胞的 DNA分子中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的某一部分。 已知氨基酸及其对应的密码子如下:组氨酸( CAC) 、 苏氨酸( ACG) 、 赖氨酸( AAG) 、 半胱氨酸( UGC)、缬氨酸( GUG) 、 苯丙氨酸( UUC)。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DNA a链 C b链 T T C mRNA tRNA A C G 氨基酸 缬氨酸
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 F拉物块 A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 B 刚要离开挡板 C 时,物块 A运动的距离为 d,速度为 v,则此时 A.物块 A的加速度为 B.物块 B 的质量满足 m2gsinθ =kd C.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Fvsinθ D.此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74 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22 题 ~第 32 题为必考题
2、米地温稳定在 12以上即可定植。 定植前 1015 天闷棚,以提高地温。 亩施有机肥 50007000 公斤、磷酸二铵 50 公斤、过磷酸钙 50 公斤、硫酸钾 30 公斤。 密度依品种和整枝留果数而定,一般每亩栽 20003000株。 植后加强中耕松土,温度高于 35时开顶、侧缝放风。 当夜温稳定在 15以上时(5 月中旬以后)可昼夜通风,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6 月上旬),可撤膜改露地栽培
【考点】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专题】 应用题;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直流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解答】 解: A、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但也有少部分转化为内能,故 A错误; B、电动机工作过程中
工爬高楼刷墙面,他都要头晕,都要惊出一身冷汗。 是的,每次梦见爬梯子,就说明又有坎坷了。 可是,他又希望梦里有梯子。 只要梦里有梯子,就表明自己仍然有高升的可能。 坎坷算什么。 只要有梯子可爬,吃些苦头也是在所难免的嘛。 记得有一次,他在梦里爬梯子,爬来爬去,爬到了一条江边。 他也不明白,明明是向上爬的,怎么会爬到了江边。 真是荒诞。 荒诞的还在后面。 江边有人在做“升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