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xx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内容摘要:

B.“价格革命的”影响 C.“商业战争”的失利 D..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 1941年间,西南地区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这说明 B. 抗日战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 ,当时( 1898年)如果某个学生中了秀才,学堂 就会挂牌出来,隆重庆祝一番。 这说明当时的新式教育 人才 ( 1903)登载“现在上海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点弯曲,好像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 „„ 比起那种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 ”这表明当时上海 A.拥有宽松良好的办学环境 B.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 C.人们的审美 观与西方看齐 D.社会风尚发生较大的变化 32. 《清稗类钞 婚 姻类》记述了人们称之为 “ 文明结婚 ” 的新风尚: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 得父母允准, 即延介绍人请愿于女子之父母, 得其父母允准, 再由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 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 新风尚 ” 体现在 A.婚俗已不讲究父母之命 B.多数人崇尚西方新式婚姻 C.媒妁之言左右婚约缔定 D.婚姻男女当事人都有发言权 3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所涉及内容非常广泛 ,其中在 “ 死亡与鬼神观 ” 上 “ 墨家利用, 儒家闪烁,道家则淡然 ”。 下列主张属于道家的是 A.“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B“ 施行不可以不懂,见有鬼神视之 ” C.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 D“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34.王阳明说: “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 物。 ” “ 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 ”。 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加强人的道德修养 B.体现了 “ 知行合一 ” 的认识论学说 C.正确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D.认为良知是存在人们心 中的天理 3他曾说“我象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 ”为了追求真理,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 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 他回答:“认识你自己 !”材料中的“他”是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36.“青年鲁迅正狠吸着一种叫‘杀苦辣’的劣质香烟猛劲反省。 首先是呕吐,把那五千年腐朽文化吐个干净;然后是讨伐,一个都不放过。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鲁迅对“腐朽文化”的态度是偏激的 ②鲁迅反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 统治,是进步的 ③鲁迅在思索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新出路,是先进的 ④鲁迅受辛亥革命的影响,不能容忍尊孔复古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37.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 “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社会在炮火的逼迫下赶往近代最初的一步。 ” 写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 这场战争 ” 指的是鸦片战争 ② “ 西方人 1514年到中国起 ” 是指葡萄牙人首 次来到中国 ③ “ 界碑 ” 是指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④ “ 近代最初一步 ” 是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总是直接写生,他终生未娶,且对人说:“我的一生只对她(大自然)忠诚,永不变心”据此判断,科罗 D. 是现代主义的集大成者 、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 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后汉书 蔡伦传》记载: “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 ‘ 蔡侯纸 ’。 ” 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依据考古可知西汉时期已发明了造纸术 B.根据史料记载可以推断中国造纸术源于蔡伦 C.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纸成为重要的书写工具 D.东汉时期是造纸技术发明和改进的重要时期 《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 “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 „„ 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 该报告发表于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第Ⅱ卷 (非选择题 3小题 共 40分) 41( 12 分)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说过: “ 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