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xx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1. 通常情况下 ,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 1982年 ,我国修订宪法时 ,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 1975年或者 1978年宪法为基础 ,而应该以 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 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 ) C.“文化大革命”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2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趋于结束的时候 ,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当时世界上还有另一个也拥有强大武力的国家 —— 苏联。 为了自身霸权地位的稳固 ,美国不得不与苏联做交易。 这个“交易”是指 ( ) A.《雅尔塔协议》 B.《联合国宪章》 D.《布雷顿森林协定》 23. 20世纪 70年代 ,日本、德国经济实力相对上升 ,贸易顺差不断增长 ,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币种也成为国际上最坚挺的货币。 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日元、马克和美元已经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意味着 ( ) 24. 某课题的中心词是 “杜鲁门主义 ” “欧洲一体化 ”“日本崛起 ”“中国振兴 ”“苏联解体 ”。 由此 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 ) A.从美苏争霸 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第Ⅱ卷( 52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小题。 其中 25 题 25 分, 26 题 12 分,共计 37分。 25.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5分 ) 制度建设是一个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自古至今中国人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 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铸造,方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 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 决然无法长成。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序》 材料 二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尽管它没有实现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但这次革命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为后来中国革命和建役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 “ 民权何由而发达。 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 ” „„ 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 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 材料 三 “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 „„ 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 这种亚洲 ‘ 社会主义民主 ’ 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 ‘ 孔子的公共伦理 ’ ,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 ( 1)说出两项隋唐时期中国“ 自根自生 ”的政治制度,并分析其意义( 8分) ( 2)在辛亥革命期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 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 ” 有哪些。 ( 4分)为什么在 “ 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