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扶余市20xx-20xx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内容摘要:

4 分) ( 1)在做 “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 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 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 测力计 分别勾住绳套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 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 _ A. 两根细绳 必须等长 B. 同一次实验中 , 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 O点时,两个弹簧 测力计 之间的夹角必须取 90176。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 测力计 沿某一方向拉到 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 测力计 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 O点 2,4,6 O F 1 F 2 F ’ F 甲 O F 1 F 2 F F ’ 乙 ( 2) 如图所示 ,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 得到的结果,其中 F是用作图法 得到的合力, F’ 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 ____(填 “ 甲 ” 或“ 乙 ”)。 14.( 4 分) 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 F 水 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 P 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 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 P重 ,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 P的材料为。 15.( 8分) 某组同学用下面 (a)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 ( 1)在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过程中应保持 不变,用砝码和盘的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利用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进而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采用 _____________。 ( 2)实验过程中,难以直接得到小车受到的牵引力,所以将砝码和盘的重力近似看作小车材料 动摩擦因数 金属 — 金属 橡胶 — 金属 木头 — 金属 皮革 — 金属 的牵引力,那么,可以“将砝码和盘的重力近似看作小车的牵引力”的条件是 . ( 3)利用上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 : 甲 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 a和小车所受拉力 F的图像为图所示中的直 线Ⅰ,乙同学画出的图像为图中的直线Ⅱ,直线Ⅰ、Ⅱ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较大 .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