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与平菇立体高效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菌丝的平茹袋,栽培到黄瓜的窄行内,每畦排放 25 袋,投料 3000立柱以北 1m 左右的距离,为平茹栽培区,栽培时,将发满菌丝的平茹菌袋顺后墙排成东西行抽的梯形菌墙,堆排高度 910 层。 这样一条菌墙可堆排 5000 袋,投料 5000、试验、示范结果黄瓜与平茹在同一棚室内立体栽培,实现了植物与微生物不同物种之间的互惠互利,促进了两者产量的提高。 试验、示范表明:一个 667 平方米的冬暖式大棚黄瓜产量达到 7500茹产量达到 7800单一种植黄瓜相比,黄瓜产量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增加了一季平茹的收入,经济效益增加 1 倍以上。 三、增产原因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黄瓜在分类上属于植物种子植物门,而平茹 3、则为大型真菌门。 两者之间生态规律差异很大,前者在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平茹则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因此,二者在棚室共处共栖中形成了不同因子的互惠互利,良性循环的生态效益。 克服了在棚室内单作蔬菜中突出存在的二氧化碳浓度不足问题,有利于增加蔬菜的光合作用及有机物质的积累,提高黄瓜的产量。 黄瓜产出的氧气,则有利于平茹的生长发育,而提高平茹的产量。 黄瓜生长适宜温度为 1030 度,平茹为 430 度,棚室中昼夜温差在有利于黄瓜与平茹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平茹属于变温结实型种类,较大的温差能够促进菌体大面积现蕾和加快子实体的分化速度。 而且,平茹在菌丝分解及能量交换中,能释放出一定的热量,可提高棚内温度 度,以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 平茹在繁殖阶段,子实体形成时只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为此,平茹只要配置在棚内黄瓜生长的地下部分及空间的弱光位置就能满足对光能的要求。 在黄瓜生长中,这些区域及空间由于弱光阴湿又往往被忽视利用,而恰恰给平茹生长发育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 为便于管理,可在后立柱间东西向用黑色薄膜相隔就能形成各自不同的小气候,通过对环境条件的协调利用,来促进黄瓜与平茹的生长发育。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