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下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同步训练2内容摘要:
询问。 “ 150元,太贵了。 ”我俩摇摇头。 推销员见状忙说:“你要是集体买,我就可以优惠。 ”小尧喜出望外:“我们当然是 集体买了。 ”“买几个啊。 ”推销员喜极,抓起单子就要开。 小尧推 了推黑框眼镜,认真地说:“我们 6个人集体买一个。 ” ● 30 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由隋唐开创和完善的是 思路解析:隋唐开创和完善的是科举制。 分封制是在西周实行的,郡县制和丞相制是秦朝确立的。 答案: C 官 思路解析: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答案: B ,不正确的是 ,叫做“八股文” 思路解析:本题为否定型选择题。 主要考查对科举制度掌握的准确程度。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因刚刚创立,所以充满活力。 直到明清时期才走向衰落,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八股取士”,即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 因此“八股文”不是关于隋唐科举制的正确表述。 答案: C[ ,读书人实现“朝为天舍郎,幕登天子堂”梦想的主要途径是 思路解析:“朝为天舍郎,幕登天子堂”意思是指平民百姓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天舍郎”意为平民百姓,“登天子堂”意为成为皇帝的大臣,隋唐以后选拔官吏主要是通过科举制度 ] 答案: C ,主要测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能力的项目是 思路解析:本题是对科举制度考试科目内容的考查。 主要测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能力的项目 是策问 学科网 ] 答案: A 思路解析: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答案: A 思路解析:解答该题较容易犯的错误是选择 B 项。 因为科举制是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而出现的。 它适应了庶 族。北师大版历史七下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同步训练2
相关推荐
2、菌丝的平茹袋,栽培到黄瓜的窄行内,每畦排放 25 袋,投料 3000立柱以北 1m 左右的距离,为平茹栽培区,栽培时,将发满菌丝的平茹菌袋顺后墙排成东西行抽的梯形菌墙,堆排高度 910 层。 这样一条菌墙可堆排 5000 袋,投料 5000、试验、示范结果黄瓜与平茹在同一棚室内立体栽培,实现了植物与微生物不同物种之间的互惠互利,促进了两者产量的提高。 试验、示范表明:一个 667
…… 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 ,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 ,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 ——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 (2)阅读材料二 ,写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所采取 的措施。 (3)联系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 ,简述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措施的重要意义
B、分工的发展使劳动工具进一步专业化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英国工人和技师的努力探索 能力提高 二、 连线题 1 列人物与他的发明用线连起来 珍妮机 瓦特 蒸汽机 阿克莱特 火车 哈格里夫斯 汽船 凯德 飞梭 史蒂芬孙 水力纺纱机 富尔敦 三、说 一说 1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是什么。 1你认为蒸汽机的发明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举几个例子
的宽度。 C. 兵兵 的爸爸认为指的是屏幕的周长。 D. 售货员认为指的是屏幕对角线的长度 . 一架 250cm 的梯子斜靠在墙上,这时梯足距墙终端距离为 70cm,如果梯子顶端沿墙下滑 40cm,那么梯足将向外滑动( C ) A. 150cm B. 90cm C. 80cm D. 40cm 在 A 地有甲、乙两支部队,接到命令后分别沿着东南方向与西南方向参加长江大堤的抗洪抢险。 行进的速度都
21.将一块正方形铁皮的四个角剪去一个边长为 4cm 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已知盒子的容积是 400cm3,求原铁皮的边长. 30 红 黄 蓝 蓝 红 红 黄 22. 如 图,已知 直线 y =x+ 4 与反比例函数 y kx的图象相交于 点 A( 2, a),并且与 x 轴相交于 点 B. ( 1)求 a 的值 . ( 2)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 ( 3)求 △ AOB 的面积
厘米,玻璃杯内侧的底面积是 72平方厘米。 在这杯中放进棱长 6 厘米的正方体铁块后,水面没有淹没铁块。 这时水面高多少厘米。 11. 一个圆柱形水桶,高 100 厘米,底面半径 20 厘米,里面盛有 80 厘米深的水。 现将一个底面周长为 厘米 的圆锥体零件完全浸没在水桶里,水面比原来上升了 1/16。 圆锥体零件的高是多少厘米。 12. 一只圆柱形水桶,底面周长是 分米, 水深 4 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