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故 D正确, ABC错误。 下图为北京市两地铁站进出站客流量小时分布曲线图,其中, Zscore标准化值为正,表示该站点一小时内的客流量高于当天平均客流量,为负则表示低于平均客流量。 据此,回答第11题。 ( ) 、乙的客流量时间分布一致 【答案】 D 【解析 】 本题考查 :地理图表信息的获取。 从图中甲、乙进站和出站的客流量和时间的对应关系可知,甲、乙的客流量时间分布不一致,故 A错误;甲地进站时间为 5点到 8点 (外出上班的时间段 ),出站时间为 15点到 20点 (回家休息的时间段 ),应该为住宅区,故 B错误;乙地进站时间为 16点到 18点 (回家的时间段 ),出站时间为 7点到 8点 (上班的时间段 ),应该是工业区或商业区,故 C错误;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客流量变化可反映城市功能区分布,故 D正确。 故选 D。 第Ⅱ 卷 (非选择题,共 l60分 ) 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36~ 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 42~ 45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 ( 一 ) 必考题 (共 135分 ) 36.(24分 )材料一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由 346个岛礁组成,面积 11800平方公里,人口约 2020 人,雪山和冰川面积约为全岛面积的 65%,是一个气候恶劣的小岛,历史上无人问津。 但是近几十年来却引起了遥远的英国的极大兴趣。 1982年 4月 2日 ,英国、阿根廷为争夺马岛主权而进行的“马岛之战”开始。 马岛上空,硝烟未散。 2020 年 2 月,英国、阿根廷两国马岛 争端再度升温,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材料二 左图为世界区域局部图,右图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地形图。 (1)读图分析马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 8分) (2)结合图文资料从地理角度分析英国争夺马岛的原因。 ( 6分) (3)分析南美洲西南段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 10分) 【答案】 (1)以丘陵山地为主,北高南低,温带海洋气候,寒冷湿润;河流短小湍急;温带落叶阔叶林;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2)马岛扼太平洋和大西洋航道要冲,距离南极大陆较近,便于对南极的勘探和科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马岛周围大陆架广阔,石油资源和渔业等海洋资源丰富。 (3)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西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流水侵蚀作用强;沿岸风大浪大,受海水侵蚀作用强纬度高,离南极洲近,受冰川侵蚀作用强。 【解析】 本题考查:岛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 1)据图分析可知,该岛大部分海拔在 500米以下,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北高南低。 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寒冷湿润。 岛屿面积小,河流短小湍急,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海岸曲折,具有筑港的优良条件。 ( 2)读图分析可知,马岛扼太平洋和大西洋航道要冲,距离南极大陆较近,便于对南极的勘探和科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马岛周围大陆架广阔,石油资源和渔业等海洋资源丰富。 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资源地位。 (3)海岸线破碎原因从内力作用。云南省玉溪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圆 )0(1:2222 babxayC 的离心率为 23 , 21,FF 为椭圆的两个焦点,点P 在椭圆上且 32421 的周长为FPF .过点 (0,3)M 的直线 l 与椭圆 C 相交于,AB两点 . (1)求 椭圆 C 的方程; (2)若以 AB 为直径的圆恰好经过椭圆 C 的右顶点 N ,求此时直线 l 的方程 . 21.(本小题满分 12分)已知函数 ( ) ln 3f
2 xxxf ( 1)求函数 )(xf 的最小正周期 和单调减区间; ( 2)将函数 )(xf 图象向右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 )(xg 的图象,求函数 )(xg 在区间 0, 2 ]上的最小值。 x y o 2 18.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某市为了制定合理的节水方案,对居民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抽样,获得了某年 100 位居民每人的月均用水量(单位:吨)
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 ( 1)描述皮库岛的河流分布特征,并 解释原因。 ( 6分) ( 2)简述岛上黑色沙滩的形成过程。 ( 6分) ( 3)说明玄武岩矮石墙对葡萄种植的有利影响。 ( 6分) ( 4)当地的葡萄供不应求,你认为能否扩大其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 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 6分)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22分) 曼扎塘湿地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北部
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等,他们用自己的凡人善举和奉献精神向社会提供了真善美、传递着正能量。 他们才是我们这个社会默默运行的道德底盘,是真正的“网红”。 材料表明 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直播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最美”人物身上折射出 的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④“网红”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 A.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