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5第2单元4滕王阁序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A. 长史 , 中国历史上官职名 , 其执掌事务不一 , 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 ,亦称为别驾。 B. 幢 , 古代指窗帘。 C. 未、戊:中国采用干支计时 ,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 未、戊是其中的两个时辰。 D. 古调:古代的乐调。 【解析】 幢: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杵 , 后借指帐幕、伞盖、 旌旗。 在本文中指旗帜。 【答案】 B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篇文章叙写了三人同游三游洞 , 各赋诗题壁的经历 , 本文是白居易为三人游洞诗所写的序。 B. 本文写三人相会的情形着墨不多 , 但从 “ 微之反棹送予 ” 这一细节中 ,则可体会元白二人的深挚情谊。 C. 三人发现并游览三游洞的经过 , 是文章的重点 , 三游洞内景致的特点可用险、惊、幻三个字来概括。 D. 本文叙事简洁有序 , 写景生动逼真 , 写情直抒胸臆 , 质朴明畅 , 堪称游记小品文中的佳作。 【解析】 “ 直抒胸臆 ” 错 , 文中表达感情是含蓄的。 【答案】 D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敏口 , 不能名状。 译文: (2)借此喻彼 , 可为长太息 , 岂独是哉。 译文: 【答案】 (1)即使有敏捷 (或出色 )的口才 , 也不能描绘 (或说出 )这美丽的景色 (或情形 )。 (2)借这件事可以说明另外的事 , 可以为此深深叹息的 , 难道只有这件事吗。 【参考译文】 平定淮西节度使叛乱后的第二年冬天 , 我从江州司马的官任上被授予忠州刺史的官职 , 微之从通州司马的官任上被授予虢州长史的官职。 第二年春天 , 我们各自遵命前往任职的地方 , 和白行简一同前去。 三月十日 , 我们三人在夷陵相会。 第二天 , 微之调转船头送我 , 到了牢关。 又过了第二天 , 我们将要离别但是不忍心分别 , 彼此牵引着船在江上来回航 行了很久。 酒兴正浓 , 听到石缝间有泉水的声音 , 于是下船上岸 , 徒步走入崖岸缺口。 开始见到的是石头 , 有的好像多层重叠在一起 , 有的像被刀削过一样陡峭 , 那些奇怪的石头像张开的双臂 , 像下垂的旗帜。 接着看到了泉水 , 奔泻喷涌而出 ,那奇特的水流像悬挂的白绢 , 像绵延不断的线。 于是我们彼此都赞成 把船拴在岩石下面 , 带着仆人、船夫割倒杂草 , 清除障碍 , 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 , 滑溜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