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教版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模块综合测评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我们的妻子不受蹂躏而死 , 让我们的孩子不做奴隶 , 我们要把所有财物连同整个城堡一起烧 毁。 不过一样东西要除外 , 那就是我们的粮食。 它将告诉敌人 , 我们选择死亡不是由于缺粮 , 而是自始至终 , 我们宁愿为自由而死 , 不愿做奴隶而生。 ” 话语在马萨达上空激荡 , 如同钢铁的风铃被飓风抽打 , 坚硬的声响摇撼夜幕 , 群星颤抖。 ⑤ 这是全体殉难的信号。 ⑥ 第二天一大早 , 罗马人以为会遭遇马萨达守军的殊死抵抗 , 他们披上铠甲 ,搭好梯桥 , 对城堡发起了猛烈的袭击 , 不料迎接他们的只有早起的鸽子咕咕啼声。 罗马人走入焦黑的城堡 , 没有看到一个敌人。 正确地讲 , 是他们没有看到一个活着的敌人。 殚精竭虑攻下的 , 不过是一座死城和 960 具尸骸 „„ ⑦ 在微茫的晨曦中 , 一抹猩红从死海东岸娩出 , 带着咸而湿的冷冽 , 一如渐渐暗凉下去的忠魂之血。 死海的日出 , 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无数跳跃的光芒在黏腻的海面上飞速滑行 , 如同金红翅膀的鲲鹏展开血羽 ,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而来 , 俯冲着扑到了马萨达山下。 ⑧ 也许有人会说 , 既然马萨达的勇士们都集体殉难了 , 后人如何知道这可歌可泣的故事。 原来 , 有两个妇女和 5 个小孩躲在一处蓄水池里 , 得以在集体殉难中幸免。 一名妇女历尽艰辛 , 找到了犹太史学家约瑟夫 , 向他叙述了亲眼所见的故事。 人们因此得知了罗马军队破城之 前发生的一切。 从此 , 犹太人亡却了家园 ,足迹从迦南大地上蹒跚远去 , 背影流散到了世界各地。 ⑨ 在犹太民族的历史上 , 马萨达于是成为英雄主义的象征。 这里曾经以少抗 多以弱抗强 , 当失去赢得宗教和政治上独立的希望之时 , 万众一心地选择了用死亡代替奴役的命运。 这是理想主义的千古绝唱 , 这笔精神遗产 , 不仅属于犹太民族 , 而且属于整个人类。 ⑩ 以色列国防军每年都会在马萨达举行庄严的仪式 , 以纪念英烈。 宣誓词是:“ 马萨达永不再陷落。 ” 一个 “ 再 ” 字 , 寓意深刻。 “ 陷落 ” 是一个可怕的词。 世界上很多地方很多城市很多国家 , 都曾经陷落过。 原因不外乎天灾和人祸。 长安的陷落、罗马的陷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巴黎的陷落、南京的陷落 „„ 陷落之后是血泊和杀戮 , 是肝脑涂地和尊严尽失 , 是文化的倒退和文明的坠毁。 ⑪ 国与国之间所有的攻伐 , 说到底 , 是为了争夺资源和空间。 面对无法调和的利益之争时 , 如果不想进入殊死的博弈 , 人们通常会说把 “ 蛋糕做大一点 ”。 我以前觉得这是一个好方法 , 各方各得其所 , 谁的利益都不受损失。 直到 2020年春夏 , 我买一张船票环游地球。 3 个多月绕地球一圈航行下来 , 最重要的发现却是地球这块蛋糕 , 不可能做得更大了。 ⑫ 世界上的事情 , 有时真是诡异。 越简单的东西 , 越是要付出大代价 , 才能参透。 但我相信马萨达永不再陷落。 7.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 ,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文章开头一句 “ 马萨达是以色列死海边高昂的头颅 ” , 采用比拟的修辞手法 , 单独成段 , 借 “ 高昂的头颅 ” 突出表现了马萨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B. 作者写了马萨达的地理位置、外貌特征、顶部地势、建筑特点 , 说明马萨达这个堡垒既具有政治意义 , 也有军事功能。 C. 第 ⑦ 段的景物描 写是实写,这些描写很明显带有强列的主观情绪,其作用就是烘托与赞美马萨达人的英勇无畏与慷慨赴死的悲壮。 D. 作者登临古战场 , 思绪贯穿古今 , 并联系自己的经历 , 引发了众多有关战争、国与国相处之道的思考 , 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 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A 项 ,“ 马萨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错。 应是借 “ 高昂的头颅 ” 表达了自古以来 , 犹太人就有捍卫自由与家园的斗争精神。 C 项 , 第 ⑦ 段的景物描写应是虚写。 D 项 ,“ 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 ” 错 , 通过最后一 句 “ 但我相信马萨达永不再陷落 ” 可知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 【答案】 B 8. 文中讲 “ 宣誓词是: ‘ 马萨达永不再陷落。 ’ 一个 ‘ 再 ’ 字 , 寓意深刻 ”。 请分析其深刻寓意。 (5 分 )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关键句含意的能力。 “ 再 ” 有两层含义 , 从表层来看 , “ 再 ” 说明马萨达曾经陷落过;从深层来看 , “ 再 ” 表达的是一种誓死卫国的决心。 【答案】 说明马萨达曾经陷落过 , 表达对过去沦陷的悲 痛,表现了以色列人民誓死保卫马萨达、保卫国土的决心。 9. 综合全文 , 请探究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思考。 (6 分 )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作品深刻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这是一篇游记类的散文 , 作者登临古地 , 引发了对历史与现实的众多思考:从历史来看 , 作者回忆了马萨达人反抗罗马人的集体就义的场景 , 意在告诉读者 , 追求自由之心千年来一向如此 , 并进一步反 思战争与杀戮带来的可怕后果 , 告诫人们珍惜和平;从现实来看 , 作者联系自己环游世界后的感触 , 思考人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彼此的利益关系。 这些都是作者的思考 , 答题时可以重点思考最后四段的内容。 【答案】 ① 从古至今 , 人类反抗压迫和保卫自己家园的斗争精神不灭 , 追求自由之心不改。 ② 战争与杀戮的结果是生灵涂炭、尊严尽失、文化的倒退和文明的坠毁。 ③ 地球的资源与空间有限 , 人类必须找到兼顾所有人利益的平衡点 ,停止争夺 , 和平共处 , 才有真正的和平。 ④ 相信人类会意识到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而且对未来的和 平充满了期待和热望。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 分 ) (一 )文言文阅读 (1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 10~ 13 题。 李商隐 , 字义山 , 怀州河内人。 曾祖叔恒 , 年十九登进士第 , 位终安阳令。 祖 俌 , 位终邢州录事参军。 父嗣。 商隐幼能为文。 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 弱冠 . . 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 . . . . . . . . .与诸子游 . . . .。 楚镇天平、汴州 , 从为巡官 , 岁给资装 , 令随计上都。 开成二年 , 方登进士第 , 释褐 . . 秘书省校书郎 , 调补弘农尉。 会昌二 年 , 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 , 辟为掌书记 , 得侍御史。 茂元爱其 才 , 以子妻之。 茂元虽读书为儒 , 然本将家子 , 李德裕素遇之 , 时德裕秉政 , 用为河阳帅。 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 , 商隐既为茂元从事 , 宗闵党大薄之。 时令狐楚已卒 ,子 绹 为员外郎 , 以商隐背恩 , 尤恶其无行。 俄而茂元卒 , 来游京师 , 久之不调。 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 , 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 大中初 , 白敏中执政 ,令狐 绹 在内署 , 共排李德裕逐之。 亚坐德裕党 , 亦贬循州刺史。 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 , 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 , 令典笺奏。 明年 , 令狐 绹 作相 , 商隐屡启陈情 , 绹 不之省。 弘正镇徐州 , 又从为掌书记。 府罢入朝 , 复以文章干 绹 , 乃补太学博士。 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 , 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 大中末 ,仲郢坐专杀左迁 , 商隐废罢 , 还郑州 , 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 从事令狐楚幕。 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商隐 , 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 , 尤善为 诔奠 . . 之辞。 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 , 时号 “ 三十六体 ”。 文思清丽 , 庭筠过之。 而俱无持操 , 恃才诡激 , 为当涂者所薄。 名宦不进 , 坎 壈 终身。 弟义叟 , 亦以进士擢第 , 累为宾佐。 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节选自《旧 唐书. . 》 )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 正确的一项是。20xx苏教版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模块综合测评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h224。 n (143)sh224。 n (144)shěn (145)shī (146)shu242。 (147)shu224。 n (148)shu236。 (149)s236。 (150)sū (151)sǒu (152)sǔn (153)tǎ (154)t224。 (155)t224。 (156)t225。 i (157)ti225。 n (158)tu242。 (159)wǎn
2、剪容易,通风透光良好,易成花,产量高,适宜密植,目前保护地栽培多采用此种树形。 主干疏层形树体结构特点是具有中央领导干。 干高 50 厘米左右,共有主枝68 个,分 34 层。 第一层主枝 34 个,主枝开角约 60 度,每一主枝上着生 46 个侧枝;第二层主枝 2 个,开角 4550 度;第三、四层各有主枝 1 个,开角小于 45 度,第二、三、四层各主枝上着生 13 个侧枝。 第一
2、防止萝卜畸形分杈和黑腐病的发生。 三、合理施肥 根据生长特性进行科学施肥,对防止萝卜品质变劣,实现优质、高产非常重要,施肥要注意以下几点: 果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新鲜厩肥、鸡粪、牛粪等有机肥,一是易发生烧根、影响出苗,二是在萝卜生长过程中,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强烈,消耗氧气过多,还会造成萝卜黑皮和黑心。 肥要养分均衡,追施化肥应适量。 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 6000斤、配合使用磷酸二铵 10
呢。 请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⒊ 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句末是句号的句子: 假如没有你,主人哪能天 天欣赏到漂亮的花朵呢。 ⒋ 请用 “ —— ” 划出挑水工说的话。 ⒌ 从挑水工的话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请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佳作品读。 迷 人 的 海 洋 对大海我是一无所知,但看了《海洋的秘密》一书后,我完全被大海迷住了。 当我看到书中 “ 海洋的诞生 ” 时,心想:难道大海也有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