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粤教版物理文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内容摘要:

m/s.故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对加速度含义的理解能力.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9.( 2 分)( 2020 秋 •宝安区校级期中)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末速度的一半 B.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C. 在相等时间里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大 D. 在相邻两段相等的时间 T 内,发生的位移的差为 2gT 2 考点 : 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 : 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 解答: 解: A、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同时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 A错误, B 正确. C、根据 △ v=gt 知,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故 C 错误. D、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 △ x=gT2,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 2 分)( 2020•淄川区校级学业考试)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考点 : 加速度. 专题 : 应用题;压轴题. 分析: 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判断物体速度增加还是减小是看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关系. 判读位移大小的变化是看初位置与某位置的距离. 解答: 解: A、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 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 A错误. B、根据 A选项分析,故 B 正确. C、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为零,所以位移继续增大.故 C 错误. D、根据 C 选项分析,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要清楚物理量的物理意义,要掌握某一个量的变化是通过哪些因素来确定的. 11.( 2 分)( 2020•江西二模)如图所示,光滑斜面 AE 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 A点从静止释放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 vB: vC: vD: vE= B. 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 tE=2tB= tC= tD C. 物体从 A到 E 的平均速度 v=vB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vB﹣ vA=vC﹣ vB=vD﹣ vC=vE﹣ vD 考点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专题 :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本题是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不同位置的速度、时间等物理量的比较,根据选项中需要比较的物理量选择正确的公式把物理量表示出来,再进行比较. 解答: 解: A、根据运动学公式 v2﹣ v02=2ax得: 物体由 A点从静止释放,所以 v2=2ax 所以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 vB: vC: vD: vE=1: : : 2,故 A正确. B、根据运动学公式 x=v0t+ at2得: t= 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 tB: tC: tD: tE=1: : : 2, 即 tE=2tB= tC= tD,故 B 正确. C、由于 vE=2vB 物体从 A到 E 的平均速度 v= =vB 故 C 正确. D、 vB: vC: vD: vE=1: : : 2,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不等,故 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D. 点评: 本题对运动学公式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对所有的运动学公式不仅要熟悉而且要熟练,要灵活,基本方法就是平时多练并且尽可能尝试一题多解. 12.( 2 分)( 2020•海珠区二模)如图所示的位移( s)﹣时间( t)图象和速度( v)﹣时间( 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 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图线 1 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 s﹣ t 图象中 t1时刻 v1> v2 C. v﹣ t 图象中 0 至 t3时间内 3 和 4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 两图象中, t t4时刻分别表示 4 开始反向运动 考点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 :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s﹣ t 图线与 v﹣ t图线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s﹣ t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和负分别表示物体沿正方向和负方向运动. v﹣ t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解答: 解: A、无论速度时间图象还是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而不能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故 A错误. B、在 s﹣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在 t1时刻图线 1的斜率大于图线 2的斜率,故 v1> v2.故 B 正确 . C、在 v﹣ t 图线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发生的位移.故在 0﹣ t3时间内4 围成的面积大于 3 围成的面积,故 3 的平均速度小于 4 的平均速度.故 C 错误. D、 s﹣ t 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斜率大于 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小于 0,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而 t2时刻之前物体的运动沿正方向, t2时刻之后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 t2时刻开始反向运动. t4时刻没有反向运动;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对于 v﹣ t 图线和 s﹣ t 图线的基本的特点、功能一定要熟悉,这是我们解决这类问题的金钥匙,在学习中要多多积累. 13.( 2分)( 2020 秋 •宝安区校级期中)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在图的四个受力示意图中,哪个物体受力示意图是正确的() A. B. C. D. 考点 :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画力的示意图分三个步骤: ①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 ②确定力的方向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③在线段的末端标箭头,在箭头的旁边标出所画力的符号,力有大小的要写上数值与单位. 解答 : 解:由于物体 A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故物体 A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 故物体 A受力示意图如下: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画力的示意图,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图中物体 A受到的力特别多,画完后要作检查,每画一个力都要找到它的施力物体,避免多力或漏力. 14.( 2 分)( 2020•珠海一模)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木块在质量为 M的木板上滑行,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木板一直静止,那么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 μ1Mg B. μ2mg C. μ1( m+M) g D. μ1Mg+μ2mg 考点 : 牛顿第二定律;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 专题 :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物体 m 相对 M向右滑动,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m 对 M有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故 M 有向右滑动的趋势,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 解答: 解:物体 m 相对 M 向右滑动,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1=μ2N=μ2mg;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m 对 M 有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故 M有向右滑动的趋势,受到地面对其向左的静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2=f1,因而 f2=μ2mg. 故选 B. 点评: 本题关键要分清楚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15.( 2分)( 2020秋 •宝安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用等大反向的力 F 和 F′压住两块木板,中间夹着一个重量为 G 的立方体金属块,它们一起处于静止状态.则() A. 木板和金属块之间肯定有摩擦力 B. 金属块受三个力作用 C. 若同时增大 F 和 F′,木块和金属块之间的摩擦力会增大 D. 若同时增大 F 和 F′,金属块所受合力会增大 考点 : 共点力平衡 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金属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一定受到摩擦力,木板与金属块间必定存在挤压.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顺序分析受力情况. 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增大 F 和 F′时,摩擦力和合力是否变化. 解答: 解: A、 B、由题知,金属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受到:重力、左侧木板的压力和摩擦力,右侧木板的压力和摩擦力,共 5 个力作用.故 A正确, B 错误. C、 D、若同时增大 F 和 F′,金属块仍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所受的摩擦力与重力平衡,则知摩擦力保 持不变.故 C、 D 错误. 故选: A. 点评: 分析物体的受力是基本功,要能熟练地进行受力分析,一般分析顺序是: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16.( 2 分)( 2020秋 •临泽县校级期末)物体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 F1=8N, F2=10N,当 F2由 10N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变化是 () A. 逐渐变小 B. 逐渐增大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考点 : 力的合成. 专题 : 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分析: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当方向相同时其合力最大,合力大小等于两 个力的大小之和,其方向与二力的方向相同;当方向相反时其合力最小,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 大小之差,其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解答: 解: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F1=8N, F2=10N,由于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故合力的大小: F 合 =F2﹣ F1. 当 F2由 10N 逐渐减小 8N 时,合力逐渐减小到零;当 F2继续减小的过程中,这两个力的合力 F 合 =F1﹣ F2,故合外力逐渐增大,因此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变化是先变小后变大; 故选 D. 点评: 解决此类要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进行计算: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 和;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差. 17.( 2 分)( 2020 秋 •宝安区校级期中)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 F=10N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 F 成 30176。 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 6N,则在分解时() A. 有无数组解 B. 有两组解 C. 有惟一解 D. 无解 考点 : 力的分解. 分析: 已知合力的大小为 10N,一个分力的方向已知,与 F 成 30176。 夹角,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为 Fsin30176。 =5N,根据三角形定则可知分解的组数. 解答: 解: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 F 成 30176。 夹 角,知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为Fsin30176。 =5N,而另一个分力大小大于 5N小于 10N,所以分解的组数有两组解.如图.故B 正确, A、 C、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合力和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与三角形定则的实质是相同的. 18.( 2 分)( 2020•天津)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 P、 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 P 悬于空中, Q 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 Q 时, P、 Q 仍静止不动,则() A. Q 受到的 摩擦力一定变小 B. 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 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 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考点 :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 分别对单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力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由于不知具体数据,对于静摩擦力的判 断要考虑全面. 解答: 解:进行受力分析: 对 Q 物块: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 Q 时,由于不知具体数据, Q 物块在粗糙斜面上的运动趋势无法确定,故不能确定物块 Q受到的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故 A、 B错误; 对 P 物块:因为 P 物块处于静止,受拉力和重力二力平衡, P 物块受绳的拉力始终等于重力,所以轻绳与 P 物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不变,故 C 错误,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对于系统的研究,我们要把整体法和隔离法结合应用.对于静摩擦力的判断要根据外力来确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