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人教版地理文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内容摘要:

C.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 林 D.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24.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湿地萎缩 [ 25.对于珠江三角洲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如要在此持续、健康地发展,未来的唯一出路是 ( ) A.加大 技术研发 B.国家政策扶持 C.提高工资水平 D.开拓国际市场 26.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 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D.促使源地能源以天然气为主,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27. 下列关于我国 “ 西气东输 ” 工程管道铺设路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地势的一、二、三级阶梯 B.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兰新线、宝成线、陇海线、京沪线 C.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自西向东依次经过黄河、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 “ 调水 ” 变 “ 调电 ” ,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 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 “ 水从地上流 ” 为 “ 水从空中走 ”。 据此完成 28~ 29 题。 28.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 A.石油、天然气 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29.若 “ 调水变调电 ” 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30.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20~ 2020 年 )》 成功实施以后,国家又制定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20~ 2020年 )》。 据此回答 31~ 32题。 31.以下各地区与优势农产品相一致的是 ( ) A.成都平原 — 苹果、油菜、柑橘 B.南疆地区 — 棉花、水稻、大豆 C.渭河平原 — 小麦、玉米、柑橘 D.海南岛 — 天然橡胶、甘蔗、出口水产品 城 市化 工业化 ① ② ③ ④ 对外开放 小商品经营 大城市扩散 森林、矿产资源开发 外资企业建立 个体私营企业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 乡镇企业发展 32.国家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重大意义包括 ( ) ① 是解决我国粮食短缺的惟一选择 ② 是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重大举措 ③ 是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④ 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手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回答 33~ 34 题。 33.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