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高产管理内容摘要:

2、销毁。 以减少病源防止感染发病。 及时追肥经过一冬的休眠后,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步加快生长。 为使之增加有效花数,提高坐果率,要及时追施发棵肥和花前肥,由于草莓根系较浅,对肥料的反应较为敏感,不宜施用碳铵、硫铵等化肥,应以尿素、复合肥为主。 发棵肥以每亩用尿素 10斤或复合肥 20斤为宜。 花前肥在月中旬开花前追施,每亩用复合肥 10 公斤。 此外在开花结果期叶面喷施 酸二氢钾溶液 2增产效果明显。 合理灌水草莓对水份的要求很高,在潮湿地区,短暂的干旱也会造成减产。 因此,在追肥的同时要结合灌水抗旱,一般在现蕾前浇一次水,果实膨大至成熟期,应根据田间墒情及时供应水分。 每次的灌水量要适宜,切不可大水漫灌。 土壤 3、含水量过多时,通气性差,会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而且地表湿度过大,也容易滋生病害,特别是果实成熟期灌水量过大或雨季受渍,会降低果实糖度,而且容易烂果。 因此,灌水大时和雨季要及时排水,严防渍害。 疏花疏蕾草莓花序上先开的花结果好,果实个大成熟早。 后期花往往不能形成果实而成为无效花,即使有的能形成果实也由于太小而成为无效果。 因此,现蕾后要疏除瘦小的花蕾,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使养分集中供给先开的花蕾,一般在花上花蕾彼此分离而便于摘除时,疏掉 20晚弱花蕾。 防治病虫害由于草莓植株匍匐地面生长,且开花结果期长,果实易与地面接触,田间湿度大时,最易感染病害。 因此,雨季必须认真抓好清沟排渍工作,及时喷施药剂保护。 对灰霉病、叶斑病、黄萎病、芽枯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可选用波尔多液、绿乳铜、绿得宝、代森锌、甲基托布津、防霉宝、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特别是在发病后要及时施药,将病害控制在始发期。 病毒病主要是由蚜虫带毒传播,应注意彻底防治蚜虫。 此外对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可用 1000液的辛硫磷药液浇灌毒杀,对红黄蜘蛛可选用克螨宝、克螨特等药剂喷雾防治,注意在果实成熟期禁止使用化学农药,以确保食用安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