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地震科普知识内容摘要:

济宁市地震科普知识 地震来了你准备好了吗济宁市育才中学地理科普教育办公室主讲人 李勇第一、地震是怎么回事。 第二、地震的基本知识 按照地震的不同成因,我们可以把地震划分为四类:1. 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层受地应力的作用,当所受的地应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错动,岩层破裂或错动时会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 世界上85% 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2.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 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于核爆炸、开矿放炮、修建水库等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 震 源 : 地球内部岩石直接发生破裂的地方 震 中 : 从震源垂直向上对应地面的地方 震 源 深 度 : 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震 中 距 : 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震源震中 观测点震源深度 地 震 波: 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 作地震波。 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 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 散一样。 纵 波(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 ( 缩波)。 纵波引起地面上 下颠动。 横波(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 波为横 波( 切波)。 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 起地面的水平晃动 ,是造成建筑物及大自然 破坏 的主要原因 (元凶)。 震 级 :表示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震级每相差一级,能量相差 33倍。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是:弱 震:震级小于 3 级的地震;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 3级、小于或等于 强 震:震级大于 于 6级的地震;强 震:震级等于或大于 6 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 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烈 度 :指地震对地表产生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有多个不同的烈度,距离震中近的地方,破坏程度严重,烈度就高,反之,烈度低;它还与当地的地质环境、建筑物的质量等 有关。 3度: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 4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7屋破坏,地面裂缝9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灭性的破坏。 济宁地处郯庐、聊考两大断裂带之间,两地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波及我市,如 1668年的郯城 宁地区地震烈度为 8州、邹县、微山、济宁等地城垣官舍民房倾倒无数,人畜多为压死(邹县死 100余人、孟庙大殿倒塌,鱼台死 140余人),地陷裂山崩,涌水出沙,损失相当惨重。 再如 1983年 11月菏、东明之间发生的 成 45人死亡、874人受伤、 36万间房屋倒塌,仅嘉祥县死 11人、 81人受伤、房屋倒塌 3045间。 济宁地处两大断裂带之间济宁市主要构造我市地质结构复杂,断裂纵横交错且密度高,主要断裂归纳为 “ 三纵三横一苍尼 ”。 即 :三 横 :峄山断裂孙氏店断裂嘉祥断裂三 纵 :汶泗断裂郓城断裂金乡断裂一苍尼 :苍尼断裂孙氏店嘉祥金乡郓城汶泗地震活动性分析 济宁历史上发生的较大地震公元前 618年 8月 24日 ,即鲁文公九年九月地震(地点、震级不详)。 公元 462年 8月 16日(南北朝)兖州南( , 微山) 6级地震,地震烈度八度,有声如雷,鲁郡山摇地动,屋室倾倒,地裂泉涌二载不已,彭城女墙 480丈坠落。 1675年 8月 3日的兖州( ,) 5级地震,兖州府境州县同震,坏民庐舍。 1970年 8月 10日曲阜( 42 ,53 ) 中烈度六度,个别房屋倒塌。 通过以上震例说明我市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历史背景和地质构造条件。 第三、地震能造成哪些灾害。 第四、地震发生的前兆 宏观前兆:由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 如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地声、地光等。 微观前兆: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仪器才能测出的地震前兆。 如地形变、地应力、地磁、地电、水化学等。 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 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喷气又发响,翻花冒气泡家禽惊叫飞上树;猪、马乱窜不入圈;大雪提前到来第五、如何了解和判别地震信息。 地震预报,是指用科学的 思路和方法,对未来地震(主要指强烈地震)的 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作出预报。 我国通过对孕震过程和地震前兆的 深入研究,逐步发展了带有中国特色的 地震预报方法,形成了“长、中、短、临”的 阶段性渐进式地震预报的 科学思路和工作程序。 目前的 地震预报是综合预报,是在综合分析研究地震活动、电磁、重力、地壳形变、地下水动态等方面异常后作出的预报发布地震预报有哪些规定。 由于地震预报事关重大, 1998年 12月 17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55号,我国试施行 地震预报管理条例。 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一)全国性的地震长期预报和地震中期预报,由国务院发布。 (二)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长期预报、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不得向国(境)外提出地震预测意见。 第六、如何识别地震谣言。 地震谣言,指没有事实根据或缺乏科学依据的地震消息。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伴有离奇传说的地震传闻;( 2)传说地震是外国人预报的地震传闻;( 3)传说的地震震级很大或震级、发震时间、地点都很精确的地震传闻;( 4)打着某专家的旗号或说成是某地震机构的预报,不通过正常途径而由小道传播的地震传闻等。 我们可以根据地震谣言的上述特征来识别。 怎样对待地震谣传: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第七、 地震来了如何避震燃气泄露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火灾 :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毒气泄露:不要顺风向跑,要绕到上风方向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避开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第八、震后如何自救互救如果被埋怎么办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 尽量包扎伤口止血等,自我救护积极参加互救活动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谢谢大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