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3比热容练习题内容摘要:
铝的比热容是 103J/(kg℃ )。 由此可知( )。 A.单位质量的铝温度升高 1℃时吸收的热量是 103J B. 1kg的铝温度升高 l℃时吸收的热量是 103J/(kg℃ ) C. 1kg的铝温度降低 1℃时放出的热量是 103J D. 1kg的铝温度升高到 1℃时吸收的热量是 103J 25. 把一铁块放在火炉上加热一段时间后,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A.铁块的体积 B.铁块的比热容 C.铁块的内能 D.铁块的密度 26. 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冬天,在阳光下感到暖和 B.干木柴燃烧发出光和热 C.火药的燃气把子弹从枪膛发射出去 D.锯子锯木头,锯条会变热 27.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航天飞行器穿越大气层时表面发热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 D.电灯发出光和热 28. 木块从粗糙斜面顶端匀速滑到底端的过程中( )。 A.木块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木块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木块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木块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29.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则( )。 A.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C.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的比热容一定增大 30. 质量均为 1kg的铝块、铅块、水银和水( C水 > C铝 > C水银 > C铅 ),将铝块和水银的温度从10℃加热到 20℃,铅块和水的温度从 40℃加热到 50℃,则吸热最多的是 ( ) A.铝 B.铅 C.水 D.水银 31.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 右 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 A 、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B 、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 、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并用塞子塞紧。 快速来回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塞子跳起来,如图所示。 则 ( ) A.拉动绳子过程,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拉动绳子过程,管内酒精温度升高,蒸发加快 C.塞子跳起时。20xx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3比热容练习题
相关推荐
可以用下列方法实现电路图与实物图的互化。 通常情况下串联电路的连接简单而单一,只要对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出发,逐个顺次地将实物图中的各个元件连接起来即可。 对于复杂的实物图连接,可分以下三步完成: ( 1) 在电路图中任选一条单一回路,并对照这个回路在实物图中将相应的元件连接好。 ( 2) 对照电路图,把所选回路以外的元件分别补连到实物图的相应位置。 ( 3) 适当调整连接
数都变大 C.安培表的示数变大,伏特表的示数变小 D.安培表的示数变小,伏特表的示数变大 4.小明准备在前后门安装两只声音不同的电铃,希望能从铃声分辨出是前门来客还是后门来人,设计的电路图正确的是 ( ) a b 图 2 三、 计算题: 4 节干电池的手电筒,小灯泡灯丝电阻是 10 欧姆,求:手电筒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强度是多少安培。 12 伏特,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 安培,欲使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
论,同学们认识到,实验是有误差的,但这个现象不能单纯用误差来解释。 因为如果是误差,那么三次测得的电阻值应该相差 ( 填“较大”或“较小”),并具有 (填“逐次增大”或“逐次减小”或“时大时小”)的特点,后来,同学们注意到灯泡发热、发光的特殊性,认为灯泡的电阻可能与 有关,并通过查阅课本得到了证实。 4.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 阻值,其中 RX 为待测电阻, R 为电阻箱, 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0 ℃的冰块的内能为零 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 多 C. 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 D. 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体积小的物体内能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0℃时,分子的热运动停止了 B.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C.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没有热运动 D.运动物体比静止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剧烈 1吨水,在阳光照射下
2、做汤,做馅。 成熟瓜玲珑可爱,采摘后可自然存放 3月,是天然的工艺品。 (一)特征特性该品种根系发达,喜温暖湿润;植株中等开放,簇生无蔓;花黄色呈喇叭状;幼瓜浅绿色或乳白色,呈扇形飞蝶状,亦有圆桶型,桶顶有齿尖酷似封建帝王皇冠。 平均单瓜重 400 克,最大瓜重 1000 克,每株可结 5幼瓜,多则 12 个以上。 第一瓜着生于第 4上,以后每节都可结瓜。 出苗后 55 天果径为
能,使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而产生的现象 .这个现象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如右图)是许多同学的最爱,其制作方法如下: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利用 的方法增加糖的内能,待白糖熔化成糖浆后,在山楂上蘸上糖浆,等糖浆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变成固态, 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 ,在汽缸 A 中密封有压缩空气 ,B 是一种被销钉 K 锁住的活塞,